C语言位域

博客介绍了C语言中利用位域更好地利用内存空间的方式,如定义变量宽度存储值。还阐述了位域声明形式及变量元素描述,超出范围值无法存入。同时说明了结构体内存分配的两个原则,并通过实例测试验证了这些原则及位域成员类型一致可节省内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如果程序的结构中包含多个开关量,只有 TRUE/FALSE 变量,如下:

struct
{
  unsigned int widthValidated;
  unsigned int heightValidated;
} status;

这种结构需要 8 字节的内存空间,但在实际上,在每个变量中,我们只存储 0 或 1。在这种情况下,C 语言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利用内存空间的方式。如果您在结构内使用这样的变量,您可以定义变量的宽度来告诉编译器,您将只使用这些字节。例如,上面的结构可以重写成:

struct
{
  unsigned int widthValidated : 1;
  unsigned int heightValidated : 1;
} status;

现在,上面的结构中,status 变量将占用 4 个字节的内存空间,但是只有 2 位被用来存储值。如果您用了 32 个变量,每一个变量宽度为 1 位,那么 status 结构将使用 4 个字节,但只要您再多用一个变量,如果使用了 33 个变量,那么它将分配内存的下一段来存储第 33 个变量,这个时候就开始使用 8 个字节。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 定义简单的结构 */
struct
{
  unsigned int widthValidated;
  unsigned int heightValidated;
} status1;
 
/* 定义位域结构 */
struct
{
  unsigned int widthValidated : 1;
  unsigned int heightValidated : 1;
} status2;
 
int main( )
{
   printf( "Memory size occupied by status1 : %d\n", sizeof(status1));
   printf( "Memory size occupied by status2 : %d\n", sizeof(status2));
 
   return 0;
}

结果

 

位域声明

在结构内声明位域的形式如下:

struct
{
  type [member_name] : width ;
};

下面是有关位域中变量元素的描述:

元素描述
type整数类型,决定了如何解释位域的值。类型可以是整型、有符号整型、无符号整型。
member_name位域的名称。
width位域中位的数量。宽度必须小于或等于指定类型的位宽度。

带有预定义宽度的变量被称为位域。位域可以存储多于 1 位的数,例如,需要一个变量来存储从 0 到 7 的值,您可以定义一个宽度为 3 位的位域,如下:

struct
{
  unsigned int age : 3;
} Age;

age 变量将只使用 3 位来存储这个值,如果试图使用超过 3 位,则无法完成。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struct
{
  unsigned int age : 3;
} Age;
 /*age 变量将只使用 3 位来存储这个值,如果您试图使用超过 3 位,则无法完成*/
int main( )
{
   Age.age = 4;
   printf( "Sizeof( Age ) : %d\n", sizeof(Age) );
   printf( "Age.age : %d\n", Age.age );
  // 二进制表示为 111 有三位,达到最大值
   Age.age = 7;
   printf( "Age.age : %d\n", Age.age );
 
   Age.age = 8; // 二进制表示为 1000 有四位,超出
   printf( "Age.age : %d\n", Age.age );
   system("pause");
   return 0;
}

编译时结果有警告,调试后结果如下

如果超出范围,则直接丢掉了,存不进去。

结构体内存分配原则

原则一:结构体中元素按照定义顺序存放到内存中,但并不是紧密排列。从结构体存储的首地址开始 ,每一个元素存入内存中时,它都会认为内存是以自己的宽度来划分空间的,因此元素存放的位置一定会在自己大小的整数倍上开始。

原则二: 在原则一的基础上,检查计算出的存储单元是否为所有元素中最宽的元素长度的整数倍。若是,则结束;否则,将其补齐为它的整数倍。

#include <stdio.h>

typedef struct t1{
    char x;
    int y;
    double z;
}T1;

typedef struct t2{
    char x;
    double z;
    int y;
}T2;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rintf("sizeof(T1) = %lu\n", sizeof(T1));
    printf("sizeof(T2) = %lu\n", sizeof(T2));
    system("pause");
    return 0;
}

结果

T1: 若从第 0 个字节开始分配内存,则 T1.x 存入第 0 字节,T1.y 占 4 个字节,由于第一的 4 字节已有数据,所以 T1.y 存入第 4-7 个字节,T1.z 占 8 个字节,由于第一个 8 字节已有数据,所以 T1.z 存入 8-15 个字节。共占有 16 个字节。

T2: 若从第 0 个字节开始分配内存,则 T1.x 存入第 0 字节,T1.z 占 8 个字节,由于第一的 8 字节已有数据,所以 T1.z 存入第 8-15 个字节,T1.y 占 4 个字节,由于前四个 4 字节已有数据,所以 T1.z 存入 16-19 个字节。共占有 20 个字节。此时所占字节不是最宽元素(double 长度为 8)的整数倍,因此将其补齐到 8 的整数倍,最终结果为 24。

接下来我们来测试位域内存

#include <STDIO.H>
struct ONE_BYTE
{
    unsigned char _bool : 1;
    unsigned char del_flag : 1;
    unsigned char status : 4;
} one_byte;

struct TWO_BYTE
{
    unsigned char ccc1 : 4;
    unsigned char ccc2 : 4;
    unsigned char ccc3 : 4;
    unsigned char ccc4 : 4;
} two_byte;

struct THREE_BYTE
{
    unsigned char ccc1 : 4;
    unsigned char ccc2 : 4;
    unsigned char ccc3 : 4;
    unsigned char ccc4 : 4;
    unsigned char ccc5 : 4;
} three_byte;

struct FOUR_BYTE
{
    unsigned int ccc1 : 16;
    unsigned int ccc2 : 16;
} four_byte;


struct EIGHT_BYTE
{
    unsigned char ccc1 : 1;
    unsigned int ccc2 : 1;
} eight_byte;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printf("sizeof one_byte is : %dB\n", sizeof(one_byte));
    printf("sizeof two_byte is : %dB\n", sizeof(two_byte));
    printf("sizeof three_byte is : %dB\n", sizeof(three_byte));
    printf("sizeof four_byte is : %dB\n", sizeof(four_byte));
    printf("sizeof eight_byte is : %dB\n", sizeof(eight_byte));
    system("pause");
    return 0;
}

结果

由输出,可以验证以下结论:

(1)结构体内存分配原则:

  • 原则一:结构体中元素按照定义顺序存放到内存中,但并不是紧密排列。从结构体存储的首地址开始 ,每一个元素存入内存中时,它都会认为内存是以自己的宽度来划分空间的,因此元素存放的位置一定会在自己大小的整数倍上开始。
  • 原则二: 在原则一的基础上,检查计算出的存储单元是否为所有元素中最宽的元素长度的整数倍。若是,则结束;否则,将其补齐为它的整数倍。

(2)定义位域时,各个成员的类型最好保持一致,比如都用char,或都用int,不要混合使用,这样才能达到节省内存空间的目的。

 

 

 

 

 

 

### C语言的使用方法和特性 #### 定义与声明 在C语言中,是一种特殊的结构体成员,允许程序员指定每个成员占用多少个二进制。这有助于更高效地管理内存资源并精确控制数据表示方式[^1]。 ```c struct bit_field { unsigned int flag : 1; // 占用1 unsigned int value : 7; // 占用7 };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在一个`unsigned int`类型下分配不同的宽度给各个字段。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编译器可能会根据目标平台的要求自动调整这些置或排列顺序[^4]。 #### 访问成员 一旦定义好带有的结构体之后,就可以像处理常规结构体那样对其进行初始化、读取或者修改其中的数据了: ```c struct bit_field example; example.flag = 1; // 设置标志为真 (即 '1') example.value = 59; // 给value赋值不超过其最大范围内的数值 printf("Flag=%u Value=%u\n", example.flag, example.value); ``` 这段程序说明了怎样创建一个名为 `bit_field` 的实例,并对其内部两个进行了简单操作。由于本质上还是属于某个基本数据类型的子集,因此对于可接受的最大最小值存在限制[^3]。 #### 编译器行为差异 当涉及到不同类型之间组合而成的复杂情况时,不同版本甚至同一款编译工具链也可能表现出不一致的行为模式。比如下面的例子就显示了一个混合字符型(`char`)和整形(`int`)作为基础类型的集合: ```c #include <stdio.h> struct mixed_bits { char a : 2; // 字符串中的两 char b : 3; // 另外三个比特来自同一个字节 int c : 1; // 整形的一跨越到下一个机器字边界上去了... }; int main() { printf("Size of struct mixed_bits is %lu bytes.\n", sizeof(struct mixed_bits)); } ``` 此段代码打印出来的结果会因具体环境而异,因为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跨过多个底层单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所以在设计涉及多类型的应用之前应当充分考虑这一点[^2]。 #### 特殊情况下的无名 除了命名好的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未被指派名字的空间来充当间隔作用或是为了满足特定硬件需求所必需留白的地方。这类匿名条目不会参与任何实际运算过程,仅起到占效果而已: ```c struct padding_example { short data : 8; // 实际有用的八信息 short : 6; // 这里预留六个空闲不做他用 short more_data : 2; // 接下来的两置放其他东西 }; ``` 这种做法有时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匹配外部接口规格或者是优化存储布局以提高性能表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