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背景
近年来,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传统银行将更多的金融服务类产品投入到市场当中,比如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等金融消费类业务。这些新的业务在为银行创造更高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银行IT系统的持续、高效能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金融行业都在开始尝试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新技术也随之迅猛发展。
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业务模式逐步由网点向电子渠道的转化,导致了金融行业的IT资产、业务系统、辅助系统急速增加,这使得稳态应用和敏态应用并存的双模IT成为常态,系统的复杂性及维护这些系统带来的运维工作量也随之增长。维护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仅仅依靠增加人力的方式,其边际效应递减愈加明显。因此金融机构需要从运维模式上进行根本性的变化,才能适应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发展的需求。
基于以上运维模式的痛点,自动化、智能化理念得到了快速推广。运维模式的变化也给运维部门在管理、组织、流程、技术、工具等方面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传统人工为主的运维方式已经完全无法适应当前管理的需要,金融行业的系统运维更迫切地需要向自动化、智能化模式转变。
以某银行的链路监控分析为例:近年来,该银行运维需要监控以及管理的链路呈几何式的增长,外联、互联网、广域网上千条链路很难进行监控与维护,具体难点如下:
1、缺乏链路用量数据分析平台,无法对链路详情进行直观的展示;
2、数据链路较多,每条链路的带宽使用规律无法详细掌握,无法针对链路自身使用情况进行精准监控与告警。一刀切的固定阈值告警非常容易出现误告以及无效告警,大量消耗运维人员的精力;
3、不能生成各业务对于链路带宽消耗的明细数据,无法将链路数据与业务数据进行关联,无法了解各业务对于链路带宽的影响。由于一般业务数据在SSL前都会进行加密,且解密后的数据要经过众多的网络设备,通常类似负载均衡防火墙SSL设备都会进行IP S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