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港 Web3 形势的若干观点

本文探讨了香港Web3在新冷战时期的政策考量,指出区块链在数字货币、Web3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约束及资源分配中的关键作用。文章分析了中美在科技竞争中的动态,以及香港与新加坡在Web3产业的不同定位和监管策略,强调两地对区块链的制度创新竞争以及对灰色数字金融市场的态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57fedd2ecc6ab1433b3bb7fb738176b2.png

上周发生香港的 Web3 嘉年华,我虽然没去,但是心向往之,也密切关注其中的新观点、新见解。学到不少,但有一点特别不满意,就是在公开的讨论中没有人去提及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香港 Web3 新政背后的决策逻辑是什么?

所以我把这个问题提到了推特上,出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情况,就是虽然在推上也收到了不少推友的回复,但是很多交流是通过私信和聊天工具发生的,而且还有很多人问我,其他跟你私聊的人表达了什么观点呢?这些交流使我越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翻到台面上谈一下。

不过呢,大家有的顾虑,我也有,所以我在公众号上只发表一个删节版,只包含适合在国内发表的观点。如果有兴趣看全文,请移步我的 Medium 专栏。

首先要考虑的是时代背景。

  1. 当前世界的总体形势是正在走入一个新冷战阶段,时间 10–30 年,最有可能是 20 年左右。

  2. 这是一个烈度不高、存在灰度的冷战。这个新冷战的双方,对于回归合作固然已经不存幻想,但是都忌惮于激烈对抗的后果,从而希望对于对抗烈度进行管控,因此态度是不坚决的,随着时间变化会有很多摇摆和暧昧,出现很大的勾兑空间。

  3. 这个新冷战主要的战场发生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上。中国希望凭借实体经济优势向上延展,获得科技创新优势,实现从创新到制造的全供应链自主,而美国希望凭借科技创新优势向下回收制造业关键环节,促使实体经济回流本土,并且在全球重新配置供应链。

  4. 美中两国各自存在风险点。因此在一个双方都不够坚决、烈度有限、又各自有弱点和风险点的冷战中,双方势必为彼此保留较大的沟通管道、协调机制、回旋余地和勾兑空间。这种空间越大,为周边经济体、尤其是竞争交界地带的经济体所提供的机遇就越大。

其次是关于当前的技术革命。</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