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解决方案的设计
--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概览:
l 使用建模表示法
l 创建用例和使用场景
l 收集信息
l 分析信息
习题:
1、用于信息收集的访谈技巧和特定群体调查技术有什么差别?
答:特定群体调查使用了小组访谈技巧,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当出现用户过多,超出了可以直接关注的程序时,应使用特定群体调查的方法。
2、何时需要使用原型制作技巧取代实地观察技巧来收集信息?
答:当无法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中对个人进行实地观察时,原型制作可发挥作用。
3、如何识别最适合项目的信息收集技巧?
答:在开发信息收集策略时要衡量每种技巧的优点和不足。例如,要响应一个当前发生的业务难题,可能需要尽可能快地收集信息。问卷调查要花费时间来计划、执行和分析。而实地观察、访谈或用户指导则可以快速地收集信息。
4、创建用例的目的是什么?
答:用例描述了系统中实现一个目标所涉及到的操作者、对象和行为。用例标识了:系统边界、任务顺序和层次。
5、什么是操作者目录手册?
答:操作者目录手册包含了用例中所使用的所有操作者的信息(操作者是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实体)。操作者目录手册包含了以下信息:操作者的姓名、操作者的职责、信息的来源。
6、什么是ORM?
答:ORM是为数据相关的业务需求建立模型的方法论,是一种数据建模,像ERD,但不是。
7、什么是UML?
答:UML是将软件系统可视化和为其建模的一种语言,是一种对象建模。
8、使用各种UML视图的目的是什么?
答:UML提供大量的图形工具,使用户能从不同角度可视化和理解系统。用户可以使用图来表达系统的多个视图,这些视图综合起来就代表了该系统的模型。
9、什么是用例中的操作者?
答:操作者是为了完成某一事件而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实体。操作者可以是:系统的一个用户;位于系统以外的一个实体,例如另一个系统或数据库。
10、 使用场景的目的是什么?
答:
l 使用场景更详细地描述了用例的细节,一个用例常常需要几个场景来描述。
l 使用场景还用于描述异常,异常就是边界情况。
11、 创建使用场景的步骤是什么?
答:
l 确定前提条件
l 定义事后状况
l 将活动拆分为离散的步骤
l 定义异常
l 定义使用场景说明的需求
l 定义使用场景来源
花絮:
1、一个人应具有三个方面的能力:Knowledge、Skills、Tool。就像很多人看过的马戏表演中的抛球一样,很多人是知道其原理的,这个是“知识”;只有那些勤学苦练的才能真的会表演,这个就是“技能”了。而“工具”则是在学习知识和锻练技能时所借助的东西,它让我们更快地达到我们的目的。
2、一个用例就是一句含有主、谓、宾的话。
3、PM和架构师是套着脚镣的舞者。他们享有着的资源,同时,他们肩负着责任和条件。
4、收集信息的技巧包含:
a) 实地观察
b) 访谈
c) 特定群体调查
d) 问卷调查
e) 用户指导
f) 原型制作
g) 统计版本
5、针对上面的任一种技巧,均包含三种信息源:
a) 工作成果:业务环境中的实物:培训手册、作业辅助工具
b) 系统:用来完成某项工作的信息系统的其他流程:库存跟踪系统、内部网
c) 人力:业务中的干系人,他们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看法和信息
6、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把它背下来!同时,这也是展现你专家权与典范权的约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