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项目管理学习笔记

PMP学习,半年备考,2022年7月考已通过。

以下本人学习笔记,思维导图转的word。实际考试大量敏捷题、场景题,占到90%左右。

  1. 项目引论
    1.1. 项目运行环境
    1.1.1. 事业环境因素
    • 不可控、须遵守
    • 制度、信息技术软件、资源可用性、员工能力、商业数据库行业标准、组织已有的沟通渠道
    1.1.2. 组织过程资产
    • 可裁剪、多积累
    • 指南、模板、供应商清单和合同协议、程序、组织对沟通的要求、财务数据库
    1.2. 项目生命周期
    1.2.1. 增量式
    • 快速交付、频繁,短周期
    1.2.2. 迭代式
    • 适合不断交付正确的产品,长周期
    • 范围通常早期确定,成本和时间定期修改
    1.2.3. 适应性/敏捷
    • 兼具增量和迭代,短周期,需求不断变化
    • 敏捷方法重沟通轻文档,重点考虑团队能否在同一地点办公
    1.3. 治理框架
    1.3.1. 组织目标的设定和实现方式
    1.4. 管理要素
    1.4.1. 组织内部关键职能部门或一般管理原则的组成部分
    • 组织根据其选择的治理框架和组织结构类型分配一般管理要素。
    1.4.2. 在正确的时间让正确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2. 质量管理
    2.1. 质量成本
    2.1.1. 先分析质量成本,再确定是否选择部分样本抽检
    2.1.2. 一致性成本
    • 预防成本
    • 包括质量培训费、质量管理活动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评审费和工资及福利基金
    • 评估成本
    • 测试试验检验费、质量检验部门办公费、工资及福利基金和检验设备维护折旧费
    2.1.3. 非一致成本
    • 内部失败
    • 保修费、退货、索赔
    • 外部失败
    • 报废、返工、停工损失和内部事故处理费
    2.2. 规划:规划质量管理
    2.2.1. 质量测量指标
    • 对质量管理计划中的高层级质量标准的具体化,项目团队通
    过量化过程来达到这些标准
    • 项目的质量政策、质量目标
    • 控制质量过程将如何验证符合程度,确认合规性
    • 描述的是项目或产品属性
    2.2.2. 属性抽样VS变量抽样
    • 属性抽样是结果合格不合格,变量抽样关注程度
    2.2.3. 克罗斯比零缺陷、朱兰fitness for use 适用就好
    2.3. 执行:管理质量
    2.3.1. 管理质量过程是把质量管理计划中的内容细化成可执行的质量管理活动,并
    加以执行,在项目上落实组织的质量政策。
    2.3.2. 质量保证(管理质量)
    • 关键词“价值活动”
    2.3.3. 事中“做”质量
    • 针对过程
    2.3.4. 工具
    • 流程图
    • 分析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各步骤之间的关系、回退根本原因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
    • 完整地呈现项目中的所有步骤,防止遗漏
    • 直方图
    • 描述集中趋势、特定组内的频率、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式
    • 帕累托图
    • 关键字:28定律,优先排序,有重点的采取纠正措施
    • 找主要原因,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少数重要原因,是一种按发生频率排序的特殊的直方图
    • 质量审计
    • 看看有没有按照组织规定的过程做质量,确定项目活动是否遵循了组织和项目的政策、过程与程序
    • 目标
    • 识别良好做法、最佳实践、违规、差距、不足,预防出现缺陷和不足
    • 分享类似项目的良好实践
    • 协助过程改进、提高生产效率
    • 积累经验教训,可用于补充现有的控制质量活动
    • 确认已批准的变更实施情况
    • 审计后发现问题,创建变更请求,遵循整体变更控制流程
    • 还可以审查被批准的变更请求实施情况
    • 过程改进方法
    • PDCA循环、六西格玛
    • 面向x的设计
    • 专门为了预防不符合某一要求而设计,designed for X,为了什么专门设计的,质量成本可能增加可能降低
    • 旨在优化设计的特定方面,可以控制或提高产品最终特性。DfX 中的“X”可以是产品开发的不同方面,例如可靠性、调配、装配、制造、成本、服务、可用性、安全性和质量。使用 DfX 可以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提高绩效和客户满意度。
    • 问题解决
    • 发现解决问题或应对挑战的解决方案,先弄清楚是什么问题,下一步再做分析
    • 检查表
    • 计数表,收集和问题相关的属性数据
    • 核对单
    • 清单,用于核对和提醒
    • 确保任务执行一致
    • 实验设计
    • 使用统计方法,综合权衡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得到最优组合
    • 散点图
    •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产生两个问题的共同原因。
    2.3.5. 输出
    • 变更请求
    • 修改质量管理体系
    • 质量报告
    • 质量问题、改善建议、纠正措施建议、情况概述
    • 目的:根据报告判断是否需要修改质量管理计划帮助其他过程或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 测试与评估文件
    • 根据……参考……编制……,以便进行详细测评
    2.4. 监控:控制质量
    2.4.1. 质量控制(控制质量)
    2.4.2. 事后“检查”质量
    • 针对可交付成果
    2.4.3. 输出
    • 质量控制测量结果
    • 变更请求
    • 解决具体的工作过程或可
    交付成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4.4. 工具技术
    • 控制图
    • 规格上限、下限
    • 根据要求制定,可允许的最大最小值
    • 超出界限-不合格
    • 控制上限、下限±3σ
    • 统计计算得出,波动范围
    • 7点原则或超出界限-失控
    • 判断过程稳定、预测未来情况
    • 检查
    • 可能建议更新标准(变更请求)
    2.5. 质量特征
    2.5.1. 是设计和测试产品的具体特性,用来衡量产品是否合格
    2.5.2. 质量概念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
    2.5.3. 质量问题,85%管理层负责(质量管理责任),15%团队成员负责(把事情做对的成果责任)
    2.6. 规划质量VS管理质量VS控制质量
    2.6.1. 规划
    • 确定质量基准,如何达到质量指标
    2.6.2. 管理
    • 针对过程。过程改进、质量改善
    • 避免质量缺陷,通过过程监控来预防
    • 编制质量控制测评文件,便于提高实现质量目标的可能性
    2.6.3. 控制
    • 针对结果。检查管理工作结果、交付成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提出变更请求
  3. 资源管理
    3.1. 补充
    3.1.1. 几种理论
    • 马斯洛
    • 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 人的需求是如何一步步提升的。
    •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 保健因素(边际福利)、激励因素
    • 将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并列
    • 麦格雷戈
    • X理论-人性本恶、Y理论-人性本善
    • 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 光环效应
    • 帕金森定律VS学生综合征
    • 学生综合征:到了最后时间才冲刺
    • 帕金森:用完所有时间做无关的事,蔓延
    • 激励理论
    • 威廉·大内的Z理论
    • 终生雇佣制
    • 论旨在追求效率、减少对立,尽量取得行动上的统一
    • 弗鲁姆期望理论
    • 努力成功,报酬多多
    • 好好干,达到绩效发奖金
    • 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
    • 根据不同人更看重的成就来源(权利、亲和、成就),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
    •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 保健因素(良好不会激励,但不好会负激励)、激励因素(成就感、责任感、发展、自我实现)
    3.2. 规划:规划资源管理
    3.2.1. 资源管理计划
    • 角色和职责、项目组织图、人员配备管理计划,如何获取和管理资源
    • 项目组织图
    • 以图形方式展示团队成员及其报告的关系
    3.2.2. 责任分配矩阵,RACI矩阵
    • 只能由一个A
    • 把工作授权出去,只是移交了执行的责任,而不改变最终责任人。
    • 需要完成的工作与团队资源之间的关系
    3.2.3. 资源直方图
    • 说明项目工作对具体资源的需求,包括在整个项目期间每单位时间(如每天、每周、每月)需要某人、某部门或整个项目团队的工作小时数。
    3.3. 规划:估算活动资源
    3.3.1. 资源分解结构RBS
    • 按资源的类别、类型,对团队和实物资
    源的层级列表,逐层细化,可与WBS结合,用以规划和监控项目工作
    • 有助于对资源进行获取、管理和报告
    3.3.2. 团队章程
    • 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制定,达成一致认识。创建团队价值观、共识、工作指南
    3.4. 执行:获取资源
    3.4.1. 本过程旨在以正确的方式在正确的时间获取正确的资源并进行分配,以形成
    相应的资源分配文件——实物资源分配单、项目团队派工单。
    3.4.2. 塔可曼理论
    • 形成
    • 互相认识,了解项目情况和各自的角色职责,相互独立
    • 震荡
    • 规范
    • 开始协同工作、开始互相信任
    • 项目经理采用支持的领导方式,和成员一起参与项目活动。
    • 成熟
    • 互相依靠、组织有序、平稳高效
    • 项目经理采用授权式领导风格,将大量工作授权给团队成员去完成。
    • 解散
    3.4.3. 资源获取困难,组织无法提供,考虑招募
    3.4.4. 获取资源后,下一步进行资源日历、成员分工
    • 资源日历,确定团队成员的可用性
    3.4.5. 制定可行德资源管理计划,尽可能多的团队成员和相关方参与规划过程,并获得他们的批准
    3.5. 执行:建设团队
    3.5.1. 提升团队绩效、提升员工能力
    3.5.2. 团队有冲突–冲突管理,士气低落–团队建设
    • 现参考资源管理计划
    3.5.3. 项目绩效考评VS团队绩效评估
    • 项目绩效考评
    • 注重每个团队成员如何执行项目、如何完成工作
    • 团队绩效评估
    • 注重团队效率评估、降低员工周转率
    • 包含团队建设的信息,可以提高团队绩效、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3.5.4. 解决冲突的基本方法
    • 基本方法
    • 合作/解决问题
    • “合作”是指取两个现有方案的优点,形成新方案;“面对”是指
    选择一个现有的方案,放弃另一个现有的方案
    • 面对
    • 妥协/调解
    针对事
    • 各退一步、折中一定程度上满意、差强人意,双输
    • 缓解/包容/调和
    针对人际关系
    • 求同存异,保持友好,双赢
    • 私人矛盾,缓和解决,求同
    • 撤退/回避
    • 强制/命令
    • 立即解决冲突
    • 内部冲突,尽快并首先私下解决
    3.5.5. 团队建设
    • 培训共同定位、认可和奖励。提高团队绩效、改善团队氛围、提高实现项目目标的可能
    • 能力提升、降低离职率、增强团队凝聚力
    • 工具:集中办公=紧密矩阵
    3.6. 执行:管理团队
    3.6.1. 本过程旨在跟踪团队成员和整个团队的工作表现,并把跟踪到的情况反馈给
    团队成员,还要预防和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管理团队成员的变化
    3.6.2. 建设团队VS管理团队
    • 共性
    • 都是为了提高团队绩效和项目绩效
    • 建设团队
    • “推动”团队的发展,找到能导致良好团队绩效的方式。
    • 管理团队
    • “拉动”团队的发展,基于实际行为及效果,采取补充行动来管理团队。
    3.6.3. 工具
    •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 为指导和管理项目工作提供自动化工具,用于收集和报告绩效
    3.6.4. 绩效评价
    • 好言相劝不管用,祭出大旗,绩效考核强制约束
    3.6.5. 基本规则
    • 解决冲突,如团队成员质检的负面评价
    3.7. 监控:控制资源
    3.7.1. 本过程旨在监督和控制实物资源的获取、分配和使用,提出必要的变更请求,
    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资源用在正确的地方,确保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并在使用完毕后及时释放资源
    • 关注实物资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