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池的数量应该根据任务类型来考虑,任务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CPU密集型:比如加密、解密、压缩计算等一系列需要大量消耗 CPU 资源的任务。
- IO密集型:比如数据库文件的读写、网络通信等任务。
懒人的方式
CPU密集型应用,则线程池大小设置为: CPU核数+1
IO密集型应用,则线程池大小设置为: CPU核数*2+1
精细化计算
Java 并发编程作者推荐的计算公式为:
线程数 = CPU核心数 * (1 + 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工作时间)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合理的线程数量。
如果任务的平均等待时间长,线程数就随之增加。
如果平均工作时间长,也就是对应我们上面的 CPU 密集型任务线程数就随之减少,太少的线程数会使得程序整体性能下降,而过多的线程也会消耗内存等其他资源。
示例:解析Excel并插入数据库,CPU为8核,解析Excel时间为10ms(CPU密集),插入数据库时间为80ms(IO密集),则估算线程数 = 8 * (1 + 80 / 10)= 72 个线程
所以如果想要更准确的话,可以进行压测,监控 JVM 的线程情况以及 CPU 的负载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衡量应该创建的线程数,合理并充分的利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