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了了一下常见的微服务技术框架,仔细看一下,其实微服务离我们很近很近。在日常的开发中我们距离微服务架构缺少的只是微服务的治理部分。不过我觉得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微服务架构本身就应该合理控制架构的规模,避免架构本身的治理工作超过业务本身提供的服务。
微服务常见技术框架
微服务条目 落地技术
服务开发 SpringBoot,Spring,SpringMVC
服务配置与管理 Netflix公司的Archaius、阿里的Diamond等
服务注册与发现 Eureka、Consul、Zookeeper等
服务调用 Rest、RPC、gRPC、dubbo
服务熔断器 Hystrix、Envoy等
负载均衡 Ribbon、Nginx等
服务接口调用(客户端调用服务的简化工具) Feign等
消息队列 Kafka、RabbitMQ、ActiveMQ等
服务配置中心管理 SpringCloudConfig、Chef等
服务路由(API网关) Zuul等
服务监控 Zabbix、Nagios、Metrics、Specatator等
全链路追踪 Zipkin、Brave、Dapper等
服务部署 Docker、OpenStack、Kubernetes等
数据流操作开发包 SpringCloud Stream(封装与Redis,Rabbit,Kafka等发送接收消息)
事件消息总线 SpringCloud Bus
本文摘录并概述了微服务架构中常见的技术框架,包括服务开发、配置与管理、注册与发现、调用、熔断器、负载均衡、接口调用、消息队列、配置中心管理、路由、监控、全链路追踪、部署及数据流操作等方面,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微服务技术视角。
168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