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系统构成:
/usr/bin , /bin 存放所有用户都可以执行的命令
/usr/sbin, /sbin 存放只有root可以执行的命令
/home 用户默认的主目录
/proc 虚拟文件系统,存放当前内存镜像
/dev 存放设备文件
/lib 存放系统程序运行所需的共享库
/lost+found 存放一些系统出错的检查结果
/tmp 存放临时文件
/etc 系统配置文件
/var 包含经常发生变动的文件
/usr 存放所有命令,库,手册页等
/mnt 临时文件系统的安装点
/boot 内核文件和自启程序文件保存位置
df -h or -m查看分区
(sda1 a代表第一个硬盘 1代表打一个分区)
du -h +文件名 查看文件的大小
du -sh +目录 查看目录大小
fsck -y +分区名 or e2fsck -p +分区名 检测修复文件系统
file +文件或目录 判断文件类型
使用光驱
mount /dev/cdrom /mnt/cdrom(挂载点) ( c 字符型设备 例如打印机 b 块设备 )
umount /mnt/cdrom 卸载光驱
添加硬盘
1 划分分区
fdisk +硬盘名(m 帮助 p 显示分区表 n添加分区 t 改变分 区的类型 d删除分区 w保存退出 q不保存退出)
fdisk -l 硬盘名(显示信息) 例如 fdisk -l /dev/sdb
2 格式化分区
mkfs.ext3 +分区名(例如: /dev/sdb1)
3 尝试挂载
mount +实际的物理分区 +挂载点的名称
/etc/fstab 文件系统列表
内容为:
物理分区名/卷标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缺省设置 是否检测 检测顺序
label=/ / ext3 defaults 1(是)/0(否) 0/1/2
在添加硬盘之后对该文件进行编辑 然后就可以默认启动该硬盘了
e2label +硬盘分区名 + 卷标名 修改分区的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