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笔记_ 数值最优化_3:KKT条件

本文深入探讨了KKT条件在凸优化中的应用,包括其几何解释、互补松弛条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条件找到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还讨论了如何通过拉格朗日对偶函数来解决对偶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KKT条件(几何的解释)

对于凸优化,KKT条件的点就是其极值点(可行下降方向)。

  • x是非线性规划的局部最小点,目标函数f(x)x可微,约束方程(g(x))在x处可微,连续;则X*点不存在可行下降方向(因为已经是局部最小点了)

  • 若极小值点在内部,则无约束问题,直接拉格朗日乘子法

  • 若极小值在边界上,(gi(x)=0)
  • 互补松弛条件
    f(x)γ1g1(x)γ2g2(x)=0
    γi0γigi(x)=0
    满足其他约束

  • 一阶得到是局部极值点 ,还需要通过二阶判断是否是鞍点


强对偶条件( 鞍点解释)->对偶函数取下确界,则对偶函数一定是凹函数

  • 原函数不好求,转换为求解对偶函数,则对偶函数下确界求得,则比为凹函数(负号为凸函数)
  • 上确界求得,比为凸函数
  • 满足KKT条件后,对偶函数和原函数最优值相等
  • 求解对偶函数,及求解凸函数
  • 对偶和原函数相等(对偶间隔=0)需要满足的式子也是KKT,同时最优点是鞍点,也就是KKT方程的解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偶问题:若要对偶函数的最大值即为原问题的最小值问题(对偶间隙是0),解凸优化问题等价于解KKT方程;

  • f0(x)=g(λ,ν)>
    =infx(f0(x)+i=1mλifi(x)+i=1pvihi(x)
    infx(f0(x)+i=1mλifi(x)+i=1pvihi(x)
    f0(x)

上式等号成立需要:

fi(x)0,i=1,...,m
hi(x)=0,i=1,...,m
λi0,i=1,...,m
λifi(x)=0,i=1,...,m
f0(x)+i=1mλifi(x)+i=1pvihi(x)=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