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第28集27分“何孚”念的诗有何深意?

《长安十二时辰》第28集27分“何孚”念的诗有何深意?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这首诗大有故事,讲3件事情。

①历史上,这首诗真实存在,诗的名字叫做《董孝子黯复仇》,诗的作者正是贺知章,也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何监。那么,为什么何孚要念这首诗呢?这和诗作背后的故事有关。

②《董孝子黯复仇》讲了一个“董黯复仇”的故事,很感人。

东汉有一个人叫董黯,幼年丧父,与母亲黄氏相依为命。董黯靠打柴为生,家境贫寒但非常孝顺。董黯家的邻居王寄,家里比较富裕,但王寄生性顽劣、事亲不孝。

有一年夏天,董母与王母在门前树下乘凉,拉起了家常。董母说自己的儿子董黯如何孝顺,让自己的病痊愈等事,王母感到非常羡慕。恰巧,王寄从旁边经过听到了二人的对话。他不仅不反思自己不孝顺母亲,反而对董母怀恨在心。

有一天,董黯离家外出,王寄趁机来到董家,辱骂殴打董母。董母被打成重伤,卧床不起。董黯回到家后,跪在母亲床前痛哭流涕,说一定要为老母亲报仇。不久,黄氏因伤势过重,含恨而去。

悲愤交加的董黯,本想立即找王寄报仇,但转念一想,王母只有王寄这一个儿子,如果现在就杀死王寄,也等于要了王母的性命,他于心不忍。董黯在母亲墓前结一草庐,为母亲守墓。他强压着怒火,夜里枕着斧头睡觉,不忘报仇之事。几年之后,王母亦因病而卒,等王母的丧事办完之后,董黯就把王寄的头砍了下来为母亲报仇,并以此来祭奠母亲的亡灵。杀人之后,董黯并没有逃逸,而是自缚其身,向官府自首。

③董黯最后咋样了呢?

汉和帝刘肇富有仁爱之心,主张宽刑,闻知其事,宽宥了董黯擅杀之罪,并诏封他为郎中,被董黯婉拒。后董黯受皇恩俸禄,隐居终老。

董黯卧薪尝胆十年,为母复仇犯下死罪,皇帝不仅赦免其罪,还打算封他官职。此事还被历代古人传颂,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董孝子黯复仇》诗就是赞扬此事:“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这当然是和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孝治天下和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有关啦。

http://t.cn/A6A4EIBj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