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会

作者偶然间参加了一场古琴音乐会,从不懂音乐的角度分享了对古琴艺术的感受。通过聆听《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和《流水》等曲目,体会到了古琴音乐的高雅和深远意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天晚上去住处旁边的大学的时候,瞅到了一个关于古琴的活动的告示。于是对于音乐有着“执着的追求”的我就记下了地址时间,昨晚上,下班后,就去了。

其实我是不懂音乐的。在看过曲名、介绍之后,才能稍有差不多的一点乐感。说是去听音乐,还不如说是去凑热闹。开始,一位老先生介绍了古琴的历史等等的一些相关知识。说如“琴、瑟”等单字乐器大多是中国本土乐器,而“二胡、琵琶”等大约是外来的。以前以为古琴和古筝是一样的东西,差不多于常见的扬琴,不过是打击和弹奏的不同,昨晚却听到了“古琴”较为高雅,而筝比较民俗这样的说法。

一提到古琴,或者筝,总会想起如伯牙子期之类的故事,《高山流水》。古时文人抚琴,士者佩剑。琴剑二物本就象征着高雅。想伯牙子期知音相遇的感叹,诸葛武侯弹琴退仲达的胆识,想嵇康临绝之前的《广陵散》,总让人觉得那是在我们庸碌生活之上的更接近于人生真谛的境界。自古知音难觅,大概很多时候是因为曲高和寡之故。不过想来也正因为如此,才可贵。俞伯牙如果每天身边环绕着十来个钟子期,恐怕也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还是矛盾。

开始,听《阳关三叠》,是古琴弹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派萧索离别之意。再听《梅花三弄》的琴箫合奏,如寒冷时节傲然的梅,让我想起许多古旧往事,和那些如此的人。再有最后的《流水》一曲,时而大气磅礴,时而涓涓细流,忽然叮叮咚咚仿似断绝,转身却看到如柳暗花明的淡然,种种意象,不一而足。听着这些日常并不能听到的声音,仿佛整个人都经过了净化,又像是岁月洗尽铅华的感悟。

不知是听得太少,还是当真如此,在听到的曲目中,并没有类似于近现代交响乐中的“主旋律”,或直接重复,或略加变化的重复,强调。这些古曲里仿佛没有什么重复的地方,倘使真是如此,那就更是崇拜了。


我不懂音乐,但是,喜欢。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杯形谐波减速器的齿廓修形方法及寿命预测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针对柔轮与波发生器装配时出现的啮合干涉问题,提出了一种柔轮齿廓修形方法。通过有限元法装配仿真确定修形量,并对修形后的柔轮进行装配和运转有限元分析。基于Miner线性疲劳理论,使用Fe-safe软件预测柔轮寿命。结果显示,修形后柔轮装配最大应力从962.2 MPa降至532.7 MPa,负载运转应力为609.9 MPa,解决了啮合干涉问题,柔轮寿命循环次数达到4.28×10⁶次。此外,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实现及ANSYS APDL脚本,用于柔轮变形分析、齿廓修形设计、有限元验证和疲劳寿命预测。 适合人群: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尤其是从事精密传动系统设计和分析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解决杯形谐波减速器中柔轮与波发生器装配时的啮合干涉问题;②通过优化齿廓修形提高柔轮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③利用有限元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技术评估修形效果,确保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阅读建议:本文涉及大量有限元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的具体实现细节,建议读者具备一定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有限元分析经验。同时,读者可以通过提供的Python代码和ANSYS APDL脚本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加深对修形方法和技术路线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