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算法基于迭代器及其操作实现,而并非基于容器操作。使用泛型算法必须包含algorithm头文件。
2、int sum = accumulate(vec.begin(),vec.end(),42);
accumulate函数将它的一个内部变量设置为指定的初值,然后在此初值上累加输入范围内所有元素的值。accumulate算法返回累加的结果,其返回类型就是其第三个实参的类型。
3、fill(vec.begin(),vec.end(),0);
fill将输入范围内的每个元素都设为给定的值。这个算法只会对输入范围内已存在的元素进行写入操作。
4、back_insert是一种插入迭代器,插入迭代器是可以给基础容器添加元素的迭代器。back_insert生成一个绑定在容器上的插入迭代器,在试图通过这个迭代器给元素赋值时,赋值运算将调用push_back在容器中添加一个具有指定值的元素。
5、copy(ilist.begin(),ilist.end(),back_insert(ivec));
copy函数从输入范围中读取元素,然后将它们复制给目标ivec。
6、replace(ilist.begin(),ilist.end(),0,42);
replace函数将序列中特定的值替换为新的值。这个调用将所有值为0的实例替换成42.
7、sort(words.begin(),words.end());
sort算法带有两个迭代器实参,指出要排序的元素范围,这个算法使用小于( < )操作符比较元素。
8、vector<string>::iterator end_unique = unique(words.begin(),words.end());
unique算法删除相邻的重复元素,然后重新排列输入范围内的元素,并返回一个迭代器,表示无重复的值范围的结束。words的大小并没有改变,只是这些元素的顺序改变了。unique返回的迭代器指向超出无重复的元素范围末端的下一位置。
9、words.erase(end_uniqu,words.end());
erase算法删除输入范围内的元素。
10.stable_sort保留相等元素的原始相对位置。
11.vector<string>::size_type wc = count_if(words.begin(),words.end(),GT6);
count_if算法读取它的头两个实参所标记的范围内的元素,每读出一个元素,就将它传递给第三个实参表示的谓语函数。此谓语函数需要单个元素类型的实参,并返回一个可用作条件检测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