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2

本文详细解析了Java中的final、finally、finalize的区别,并提供了一个字符串截取的编程示例。此外,还介绍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四个核心特征:抽象、继承、封装和多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谈谈final, finally,finalize的区别

final—修饰符(关键字)如果一个类被声明为final,意味着它不能再派生出新的子类,不能作为父类被继承。因此一个类不能既被声明为abstract的,又被声明为final的。将变量或方法声明为final,可以保证它们在使用中不被改变。被声明为final的变量必须在声明时给定初值,而在以后的引用中只能读取,不可修改。被声明为final的方法也同样只能使用,不能重载

finally—再异常处理时提供 finally 块来执行任何清除操作。如果抛出一个异常,那么相匹配的 catch 子句就会执行,然后控制就会进入 finally 块(如果有的话)

finalize—方法名。Java 技术允许使用finalize() 方法在垃圾收集器将对象从内存中清除出去之前做必要的清理工作。这个方法是由垃圾收集器在确定这个对象没有被引用时对这个对象调用的。它是在 Object 类中定义的,因此所有的类都继承了它。子类覆盖 finalize() 方法以整理系统资源或者执行其他清理工作。finalize() 方法是在垃圾收集器删除对象之前对这个对象调用的

2.编程:编写一个截取字符串的函数,输入为一个字符串和字节数,输出为按字节截取的字符串。 但是要保证汉字不被截半个,如“我ABC”4,应该截为“我AB”,输入“我ABC汉DEF”,6,应该输出为“我ABC”而不是“我ABC+汉的半个”。 

[java]  view plain  copy
  1. package test;  
  2.   
  3. class  SplitString  
  4. {  
  5.  String SplitStr;  
  6.  int SplitByte;  
  7.  public SplitString(String str,int bytes)  
  8.  {  
  9.   SplitStr=str;  
  10.   SplitByte=bytes;  
  11.   System.out.println("The Stringis:'"+SplitStr+"';SplitBytes="+SplitByte);  
  12.  }  
  13.  public void SplitIt()  
  14.  {  
  15.   int loopCount;  
  16.     
  17.   
  18. loopCount=(SplitStr.length()%SplitByte==0)?(SplitStr.length()/SplitByte):(SplitStr.length()/Split  
  19.   
  20. Byte+1);  
  21.   System.out.println("Will Split into "+loopCount);  
  22.   for (int i=1;i<=loopCount ;i++ )  
  23.   {  
  24.    if (i==loopCount){  
  25.       
  26.   
  27. System.out.println(SplitStr.substring((i-1)*SplitByte,SplitStr.length()));  
  28.    } else {  
  29.       
  30.   
  31. System.out.println(SplitStr.substring((i-1)*SplitByte,(i*SplitByte)));  
  32.    }  
  33.   }  
  34.  }  
  3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36.  {  
  37.   SplitString ss = new SplitString("test中dd文dsaf中男大3443n中国43中国人  
  38.   
  39. 0ewldfls=103",4);  
  40.   ss.SplitIt();  
  41.  }  
  42. }  

3.面向对象的特征有哪些方面 

1.抽象:

抽象就是忽略一个主题中与当前目标无关的那些方面,以便更充分地注意与当前目标有关的方面。抽象并不打算了解全部问题,而只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暂时不用部分细节。抽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程抽象,二是数据抽象。

2.继承:

继承是一种联结类的层次模型,并且允许和鼓励类的重用,它提供了一种明确表述共性的方法。对象的一个新类可以从现有的类中派生,这个过程称为类继承。新类继承了原始类的特性,新类称为原始类的派生类(子类),而原始类称为新类的基类(父类)。派生类可以从它的基类那里继承方法和实例变量,并且类可以修改或增加新的方法使之更适合特殊的需要。

3.封装:

封装是把过程和数据包围起来,对数据的访问只能通过已定义的界面。面向对象计算始于这个基本概念,即现实世界可以被描绘成一系列完全自治、封装的对象,这些对象通过一个受保护的接口访问其他对象。

4. 多态性:

多态性是指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响应。多态性包括参数化多态性和包含多态性。多态性语言具有灵活、抽象、行为共享、代码共享的优势,很好的解决了应用程序函数同名问题。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重点研究了以OFDM为代表的多载波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随后通过仿真平台分析了不同调制方式的抗干扰性能、信道估计算法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同步技术的实现与分析。文中提供了详细的MATLAB代码实现,涵盖OFDM系统的基本仿真、信道估计算法比较、同步算法实现和不同调制方式的性能比较。此外,还讨论了信道特征、OFDM关键技术、信道估计、同步技术和系统级仿真架构,并提出了未来的改进方向,如深度学习增强、混合波形设计和硬件加速方案。; 适合人群:具备无线通信基础知识,尤其是对OFDM技术有一定了解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从事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师;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OFDM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多径信道环境下的性能表现;②掌握MATLAB/SIMULINK在无线通信系统仿真中的应用;③评估不同调制方式、信道估计算法和同步算法的优劣;④为实际OFDM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还附带了大量的MATLAB代码示例,便于读者动手实践。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代码进行调试和实验,以加深对OFDM技术的理解。此外,文中还涉及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趋势,如AI增强和毫米波通信,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