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和发展脉络。学习Linux,不一定要了解其历史。但真正理解了其历史,就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每个领域都有大神。Linux是由两位大神发起的。一位大神就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Linus Torvalds, 另一位大神是Richard Stallman。Linus是Linux的创造者,而Richard是自由软件之父。
1991年,Linus首先创造出了Linux的操作系统内核(Kernal),即 Linux 0.0.1 。但这还只是一个操作系统内核,缺乏应用软件。
而Richard则是GUN自由软件运动的发起人,他的GNU运动开发出了一些列的自由应用软件,包括GCC编译器,GDB调试器,Emacs编辑器等等。唯独缺少内核。
这样,Linus和Richard就成为了天然的合作者。1992年,GNU/Linux就正式诞生了。
现在,Linux全球有约12000人的开发团队,平均两三个月就会推出一个新的Linux内核。而Linux kernel 4.1 代码的数量已经超过1800万行。
除了内核(Kernel)版本之外,一些Linux的开发组织还不断推出了各种发行版本(Distributions)。
不同的Distribution的外部程序不同,安全性和可用性也不同。而目前适用于Linux工作站的发行版本主要有5个:
Ubuntu,debian,CentOS,openSUSE,redhat
而国内使用最多的是redhat的社区版本,即CentOS版本。
只要使用了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就是Linux系统。这就包括所有的Andriod手机操作系统。Linux的内核是由Linux基金会下的Linux内核组织进行开发和维护的,可以在其官网下载到完整的源代码 www.kernel.org
目前,75%的手机都使用以Linux内核为基础的andriod操作系统。在服务器领域Linux更加占据了统治性地位。可见,要学习计算机,就必须学习Linux; 而要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而学习,就必须学习与Redhat一脉相承的CentOS。
现在,Linux的许多发行版本对于计算机硬件的支持已经相当完善。对于一般的办公应用,Linux完全可以替代Windows了。而且,Linux还具备Windows所不具备的众多优点。
了解了Linux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鉴于Linux在移动设备和智能硬件上的统治性地位,新入门者将Andriod开发和Linux嵌入式开发作为学习方向无疑是十分适宜的。同时,由于Java的可移植性,Java的开发者依旧将在未来保持长盛不衰。未来,Apple也许会衰落,Windows也许会无影无踪,但是Linux一定会以其开放性,安全性和普适性在计算机领域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