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事务 (事务模式 VS Lua 脚本)
Redis事务基础概念介绍
Redis事务允许将多个命令打包,然后一次性、按顺序地执行。与关系型数据库的事务不同,Redis事务不支持回滚。一旦开始执行事务(通过EXEC命令),即使中途出现错误,也会继续执行后续命令。这使得在设计系统时需要特别注意错误处理和数据一致性问题。事务的基本流程包括使用MULTI开启一个事务块,接着可以输入任意数量的Redis命令,最后通过EXEC提交这些命令。
Redis中的MULTI、EXEC、DISCARD和WATCH命令详解
- MULTI:用于标记事务块的开始。所有随后的命令都将被放入队列中,而不是立即执行。
- EXEC:执行所有之前入队的命令,并恢复正常的命令执行状态。这个命令会返回每个命令的结果。
- DISCARD:取消事务,放弃执行事务块内的所有命令。
- WATCH:用于监视一个或多个键,在执行
EXEC之前,如果这些键被其他客户端修改了,则事务不会被执行。
例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事务示例:
MULTI
INCR mykey
DECR myotherkey
EXEC
事务模式下的一致性与隔离级别分析
Redis事务提供了一种弱形式的一致性和隔离性保证。尽管它不能防止所有并发问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足以满足需求。在事务执行期间,其他客户端无法看到事务内部正在进行的操作,直到EXEC命令完成。这种机制确保了操作的原子性,即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Redis事务与Lua脚本的比较分析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87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