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关键字之native

1、什么是Native Method

简单地讲,一个Native Method就是一个java调用非java代码的接口。一个Native Method是这样一个java的方法:该方法的实现由非java语言实现,比如C。这个特征并非java所特有,很多其它的编程语言都有这一机制,比如在C++中,你可以用extern "C"告知C++编译器去调用一个C的函数。 "A native method is a Java method whose implementation is provided by non-java code." 在定义一个native method时,并不提供实现体(有些像定义一个java interface),因为其实现体是由非java语言在外面实现的。,下面给了一个示例: public class IHaveNatives { native public void Native1( int x ) ; native static public long Native2() ; native synchronized private float Native3( Object o ) ; native void Native4( int[] ary ) throws Exception ; } 这些方法的声明描述了一些非java代码在这些java代码里看起来像什么样子(view). 标识符native可以与所有其它的java标识符连用,但是abstract除外。这是合理的,因为native暗示这些方法是有实现体的,只不过这些实现体是非java的,但是abstract却显然的指明这些方法无实现体。native与其它java标识符连用时,其意义同非Native Method并无差别,比如native static表明这个方法可以在不产生类的实例时直接调用,这非常方便,比如当你想用一个native method去调用一个C的类库时。上面的第三个方法用到了native synchronized,JVM在进入这个方法的实现体之前会执行同步锁机制(就像java的多线程。) 一个native method方法可以返回任何java类型,包括非基本类型,而且同样可以进行异常控制。这些方法的实现体可以制一个异常并且将其抛出,这一点与java的方法非常相似。当一个native method接收到一些非基本类型时如Object或一个整型数组时,这个方法可以访问这非些基本型的内部,但是这将使这个native方法依赖于你所访问的java类的实现。有一点要牢牢记住:我们可以在一个native method的本地实现中访问所有的java特性,但是这要依赖于你所访问的java特性的实现,而且这样做远远不如在java语言中使用那些特性方便和容易。 native method的存在并不会对其他类调用这些本地方法产生任何影响,实际上调用这些方法的其他类甚至不知道它所调用的是一个本地方法。JVM将控制调用本地方法的所有细节。需要注意当我们将一个本地方法声明为final的情况。用java实现的方法体在被编译时可能会因为内联而产生效率上的提升。但是一个native final方法是否也能获得这样的好处却是值得怀疑的,但是这只是一个代码优化方面的问题,对功能实现没有影响。 如果一个含有本地方法的类被继承,子类会继承这个本地方法并且可以用java语言重写这个方法(这个似乎看起来有些奇怪),同样的如果一个本地方法被fianl标识,它被继承后不能被重写。 本地方法非常有用,因为它有效地扩充了jvm.事实上,我们所写的java代码已经用到了本地方法,在sun的java的并发(多线程)的机制实现中,许多与操作系统的接触点都用到了本地方法,这使得java程序能够超越java运行时的界限。有了本地方法,java程序可以做任何应用层次的任务。 2、为什么要使用Native Method java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然而有些层次的任务用java实现起来不容易,或者我们对程序的效率很在意时,问题就来了。 与java环境外交互: 有时java应用需要与java外面的环境交互。这是本地方法存在的主要原因,你可以想想java需要与一些底层系统如操作系统或某些硬件交换信息时的情况。本地方法正是这样一种交流机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简洁的接口,而且我们无需去了解java应用之外的繁琐的细节。 与操作系统交互: JVM支持着java语言本身和运行时库,它是java程序赖以生存的平台,它由一个解释器(解释字节码)和一些连接到本地代码的库组成。然而不管怎 样,它毕竟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经常依赖于一些底层(underneath在下面的)系统的支持。这些底层系统常常是强大的操作系统。通过使用本地方法,我们得以用java实现了jre的与底层系统的交互,甚至JVM的一些部分就是用C写的,还有,如果我们要使用一些java语言本身没有提供封装的操作系统的特性时,我们也需要使用本地方法。 Sun's Java Sun的解释器是用C实现的,这使得它能像一些普通的C一样与外部交互。jre大部分是用java实现的,它也通过一些本地方法与外界交互。例如:类java.lang.Thread 的 setPriority()方法是用java实现的,但是它实现调用的是该类里的本地方法setPriority0()。这个本地方法是用C实现的,并被植入JVM内部,在Windows 95的平台上,这个本地方法最终将调用Win32 SetPriority() API。这是一个本地方法的具体实现由JVM直接提供,更多的情况是本地方法由外部的动态链接库(external dynamic link library)提供,然后被JVM调用。 3、JVM怎样使Native Method跑起来: 我们知道,当一个类第一次被使用到时,这个类的字节码会被加载到内存,并且只会回载一次。在这个被加载的字节码的入口维持着一个该类所有方法描述符的list,这些方法描述符包含这样一些信息:方法代码存于何处,它有哪些参数,方法的描述符(public之类)等等。 如果一个方法描述符内有native,这个描述符块将有一个指向该方法的实现的指针。这些实现在一些DLL文件内,但是它们会被操作系统加载到java程序的地址空间。当一个带有本地方法的类被加载时,其相关的DLL并未被加载,因此指向方法实现的指针并不会被设置。当本地方法被调用之前,这些DLL才会被加载,这是通过调用java.system.loadLibrary()实现的。 最后需要提示的是,使用本地方法是有开销的,它丧失了java的很多好处。如果别无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本地方法。
4.实现过程

步骤:   

1、在Java中声明native()方法,然后编译;   

2、用javah产生一个.h文件;   

3、写一个.cpp文件实现native导出方法,其中需要包含第二步产生的.h文件(注意其中又包含了JDK带的jni.h文件);   

4、将第三步的.cpp文件编译成动态链接库文件;   

5、在Java中用System.loadLibrary()方法加载第四步产生的动态链接库文件,这个native()方法就可以在Java中被访问了。

 

首先写好JAVA文件:

public class CheckFile{  
    public native void displayHelloWorld();  
    static{  
        System.loadLibra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CheckFile().displayHelloWorld();   
    }  

然后根据写好的文件编译成CLASS文件

然后在classes或bin之类的class根目录下执行javah -jni com.hode.hodeframework.modelupdate.CheckFile,就会在根目录下得到一个com_hode_hodeframework_modelupdate_CheckFile.h的文件

然后根据头文件的内容编写com_hode_hodeframework_modelupdate_CheckFile.c文件

#include "CheckFile.h"
#include "stdio.h"  
JNIEXPORT void JNICALL Java_com_hode_hodeframework_modelupdate_CheckFile_displayHelloWorld(JNIEnv *env, jobject obj){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  

之后编译生成DLL文件如“test.dll”,名称与System.loadLibrary("test")中的名称一致

vc的编译方法:cl -I%java_home%\include -I%java_home%\include\win32 -LD com_hode_hodeframework_modelupdate_CheckFile.c -Fetest.dll

5.适用的情况 
JAVA本地方法
    1.为了使用底层的主机平台的某个特性,而这个特性不能通过JAVA API访问
    2.为了访问一个老的系统或者使用一个已有的库,而这个系统或这个库不是用JAVA编写的
    3.为了加快程序的性能,而将一段时间敏感的代码作为本地方法实现。

为了设计款能够有效聚合校园生活信息的APP,首先需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详细分析目标用户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即XXXX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定义APP的核心功能和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选课指南、考试资源、兼职信息、生活充值等服务。 参考资源链接:[校园生活APP:服务XXXX生的创新创业计划](https://wenku.youkuaiyun.com/doc/7ji9n8gsq2?spm=1055.2569.3001.10343) 接下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同类APP的现状、优缺点以及目标用户对此类APP的使用体验反馈。这步骤将帮助我们确定产品的差异化特征,并据此制定出创新点和改进方向。 根据调研结果,设计APP的架构和用户界面。架构设计要考虑到数据的高效采集、存储、处理和展示,以及第三方平台的接口对接。用户界面设计则需要注重用户体验,确保操作简便、界面友好。 确定技术路线后,开始APP的开发工作。开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框架,如React Native或Flutter等跨平台开发框架,可以快速构建iOS和安卓双端应用。对于数据聚合,可以利用爬虫技术定时从校园网站、合作伙伴网站等来源抓取信息,并存储于服务器。开发中还应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 对于信息的更新及时性与准确性,可以设立后台管理系统,由专业团队负责日常的信息维护和更新,同时设置用户反馈机制,鼓励用户上报错误信息或提出建议。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优化信息分类和匹配准确性。 测试阶段,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和用户测试,确保APP的稳定性和易用性。在APP上线后,进行持续的监控和迭代更新,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功能和提升服务质量。 总结来说,开发款校园生活APP需要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合理规划产品功能,采用合适的开发技术和架构,并且注重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为了深入了解如何将这些步骤具体实现,建议参考《校园生活APP:服务XXXX生的创新创业计划》。这份文档不仅提供了产品规划的全面视角,还包括市场分析和运营策略,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力支持。 参考资源链接:[校园生活APP:服务XXXX生的创新创业计划](https://wenku.youkuaiyun.com/doc/7ji9n8gsq2?spm=1055.2569.3001.1034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