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通信的两种模型:
- 消息传递
wait/notify是采用该种机制实现的。 是借助于操作系统底层的消息通信机制。
- 共享内存
多线程中的数据同步的内存可见性是基于些模型。例如,A线程修改了变量值,
该变量的值会先写回主内存,然后再由B线程从主内存读取过来。
概念:
wait: 当前线程释放锁的使用权,进入阻塞阶段
notify: 随机唤醒一个阻塞的线程,让它从新获取锁的使用权
notifyall: 唤醒对象头中wait队列的所有线程,所有线程竟争上岗抢占锁控制权
用途&场景:
操作共享资源时,一线程阻塞挂起,真到另一线程通知唤醒才继续执行。
适用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原理:
Q:wait和notify为什么一定要放在synchronized里面?
A: 从2个层面理解:
第1个层面: 现实中的例子说起, 你坐公交车让位置, 你首先得获取到位置(资源)才行,而获取到位置的途径只能是通过抢占(synchronized), 所以说,wait和notify需要在synchronized块之中;
第2个层面: 实现原理, 线程是基于对象的,在对象头里面会有一个wait队列、owner和计数器, 如果要释放锁和唤醒线程,首先需要获取到对象,只有获取到对象才能操作对象头里面的monitor,而获取对象的唯一方法就是synchronized。
代码例子:
以下例子如果take线程不执行notify,那么put线程将一直停留在那儿。
final Account account = new Account();
Thread put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synchronized(account){
try {
System.out.println("put will wait");
account.wait();
System.out.println("put over");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Thread take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synchronized(account){
System.out.println("take will notify");
try {
Thread.sleep(3000L);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ake notify over");
//account.notif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