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网卡流量
- 命令:sar -n DEV 1 10
-
注:每1秒 显示 1次 显示 10次

平均时间: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平均时间: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平均时间: eth0 1.30 0.90 0.08 0.36 0.00 0.00 0.00

lo # 回环地址 eth0 # 网卡 IFACE:就是网络设备的名称; rxpck/s:每秒钟接收到的包数目 txpck/s:每秒钟发送出去的包数目 rxbyt/s:每秒钟接收到的字节数 txbyt/s:每秒钟发送出去的字节数 rxcmp/s:每秒钟接收到的压缩包数目 txcmp/s:每秒钟发送出去的压缩包数目 txmcst/s:每秒钟接收到的多播包的包数目
- # -f选项查看有一天的网卡流量历史,后面跟某天对应的文件名
- 命令:sar -n DEV -f /var/log/sa/sa17
- 注:8bit=1Byte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sar命令在Linux环境下监控网卡流量,包括实时监控和历史数据查询。详细解释了各参数含义,如rxpck/s、txpck/s等,以及如何通过-f选项查看特定日期的流量记录。
76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