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会在五道口的Bridge刷夜。
晚上11点到凌晨一点,是个奇妙的时刻。咖啡馆里热闹而不喧闹,英文,法语,日语,韩语,中文,有时候还有阿拉伯语,混杂在一起。
有时候你对你临桌的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外说一句「excuse me」 他可能张口开始跟你说中文,有时候,一位温柔娴雅的女士问你「请问这里有人坐吗?」过了一会儿,拿起手机开始「思密达」。
人生好神奇。
除了讨论各种事务的一桌一桌的学生,还有就是五道口周围的白领,外国人。大家坐在一起,一声不吭的整理笔记,整理资料,写文件。这儿堆满了苹果电脑还有三星iPhone,以至于都没人偷。
十一点到一点啊,正是大伙最清醒的时候,咖啡,奶茶,还有用来充饥的意面披萨,年轻的女士通常会要一份沙拉。
有人坐这边搜集资料,那边对开的落地窗大开着,一对情侣端着果汁不知在拿哪国语言不紧不慢的轻声细语,几桌学生堆了一堆社团资料赶计划,压着声音探讨。
窗边的位子在夏天最受青睐,小窗一推,凉风习习。楼下的几家bar正是热闹,街边的台阶上坐着一溜儿的年轻人,似哭似笑,不知朝夕。
人行道上还会摆着几个烧烤摊子,劣质羊肉的味道,黑炭烧起来的烟掩盖了他们精明的眼睛,看些街边的年轻人,大抵今晚的生意会令人满意。
在更远的视线里,有几个乞丐,蜷缩在路边,等着喝醉的少爷小姐们,追姑娘装大方的小哥儿们,会往自己的缺了口的瓷碗里扔几个铜板。
711的灯通宵大亮,旁边霓虹灯迷蒙闪烁着纸醉金迷,而楼上,淡鹅黄色的灯,两扇对开的门,隔离出另一个世界。
过了1点,楼下渐渐安静了下来,奢靡与挥霍总是有节制的,第二天,醉了酒的年轻人还要上班。烧烤摊散了去,乞丐们见没了生意,纷纷寻了更温暖的去处。
咖啡屋里的人离去了一些,有些人依旧在挑灯夜读,有些人开始戴上耳机,为自己放音乐。
三点钟,人更稀疏了。
沙发上还窝着几个白领,那边角落也有一两个学生,桌子上放着电脑和书籍,盖着大衣,歪在一边好睡。
五点了,窗外的天空呈现一片海蓝色,有了蒙蒙的光亮,街上响起沙沙的扫地声,一下一下,甚是有规律。早起等着做早饭生意的小贩搓着手准备吃食,路上已经有了一两个行色匆匆的摩登男女。
六点。
五道口的地铁站来了第一辆城铁,这时候买票还不用排队。
夏天的时候,第一缕晨曦穿过玻璃,折射到屋里每个人的脸上。咖啡馆的服务员开始清理地板,整理桌子,迎接新一天。
窝在角落的人有的伸个懒腰,去洗把脸,背上包头也不回的走了;有的去漱漱口,点了一杯苦死人的黑咖啡,安静的看窗外渐渐多起来的行人车辆,日复一日的图景在他眼睛里倒映成一场不再新鲜的电影。
咖啡屋第一位客人来了,脱下背包和大衣丢在一边,点一份经典早餐,带着耳机用手机刷着新闻。
而这时候,我也离开了Bridge,该是上课去了。
晨时的风冷得像刀子一样割人皮肤,但能令人清醒,挺好。
(转自知乎,作者:知乎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