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2.0-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Fatory Method Pattern)是指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让实现这个接口的类来决定实例化哪个类,工厂方法让类的实例化推迟到子类中进行。在工厂方法模式中用户只需要关心所需产品对应的工厂,无须关心创建细节,而且加入新的产品符合开闭原则。工厂方法模式主要解决产品扩展的问题,在简单工厂中,随着产品链的丰富,如果每个课程的创建逻辑有区别的话,工厂的职责会变得越来越多,有点像万能工厂,并不便于维护。根据单一职责原则我们将职能继续拆分,专人干专事。Cadillac由 CadillacFactory工厂创建,Audi由AudiFactory工厂创建,对工厂本身也做一个抽象。来看代码,
/**
* 工厂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ICarFactory {
ICar create();
}
/**
* 生产奥迪车的工厂
*/
public class AudiFactory implements ICar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Car create() {
return new AudiCar();
}
}
/**
* 生产凯迪拉克的工厂
*/
public class CadillacFactory implements ICarFactory{
@Override
public ICar create() {
return new CadillacCar();
}
}
客户端调用
/**
* 工厂方法测试类
* 优点:符合开闭原则,降低了客户端和工厂的耦合性
* 缺点:每增加一个产品,就增加一个工厂
*/
public class 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CarFactory AudiFactory=new AudiFactory();
AudiFactory.create().run();
ICarFactory cadillacFactory=new CadillacFactory();
cadillacFactory.create().run();
}
}
来看下面的类图:
再来看看 logback 中工厂方法模式的应用,看看类图就 OK 了:
工厂方法适用于以下场景:
1、创建对象需要大量重复的代码。
2、客户端(应用层)不依赖于产品类实例如何被创建、实现等细节。
3、一个类通过其子类来指定创建哪个对象。
工厂方法也有缺点:
1、类的个数容易过多,增加复杂度。
2、增加了系统的抽象性和理解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