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性

本文介绍了Java内存模型保证的原子性变量操作,如基本数据类型访问,还提及更大范围原子性保证可用synchronized关键字。通过电影院卖票案例说明非原子操作问题,如票数重复、出现不存在票数。同时列举了Java内存模型定义的8种原子操作,最后指出避免问题需用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原子性(Atomicity):由Java内存模型来直接保证的原子性变量操作包括read、load、assign、use、store、和write,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基本数据类型的访问独享是具备原子性的(例外就是long和double的非原子性协定,读者只要知道这件事情就可以了,无需太过在意这些几乎都不会发生的例外情况)。
   
       如果应用场景需要一个更大范围的原子性保证(经常会遇到),Java内存模型还提供了lock和unlock操作来满足这种要求,尽管虚拟机未把lock和unlock操作直接开放给用户使用,但是却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字节码指令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来隐式地使用这两个操作,这两个字节码指令反映到Java代码中就是同步块——synchornized关键字,因此在synchornized块之间的操作也具备原子性。

        简单来说,原子性就是指一个不可中断的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在多个线程一起执行的时候,一个操作一旦开始,就不会被其他线程所干扰。下面举个简单的案例:


电影院要卖票,我们模拟电影院的卖票过程。假设要播放的电影是 “复联4”,本次电影的座位共100个
(本场电影只能卖100张票)。
我们来模拟电影院的售票窗口,实现多个窗口同时卖 “复联4”这场电影票(多个窗口一起卖这100张票)
需要窗口,采用线程对象来模拟;需要票,Runnable接口子类来模拟
 

Tickets类:

public class Tickets implements Runnable{

    int tickets = 100;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if (tickets>0){
                    
                    try {
                        Thread.sleep(5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卖出第"+(tickets--)+"张票");
                }
        }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ickets2 tickets = new Tickets2();

        Thread tickets1 = new Thread(tickets);
        Thread tickets2 = new Thread(tickets);
        Thread tickets3 = new Thread(tickets);

        tickets1.start();
        tickets2.start();
        tickets3.start();
    }
}

测试结果部分出现现象:


可以看到结果有两个问题:

1. 相同的票数,比如12这张票被卖了3次。

2. 不存在的票,比如0票与-1票,是不存在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tickets--”并不是一个原子性操作,其可以分为三步操作:1. 读取变量tickets的值;2:对tickets进行减一的操作;3.将计算后的值再赋值给变量tickets,而这三个操作无法构成原子操作。因为jvm中的线程是抢占式的,所以导致在其中一个线程已经执行到“tickets=0”时,其他线程并不知道而直接将tickets拿去又进行了一次减操作,所以就出现了-1或0的情况。

Java内存模型中定义了8钟操作都是原子的,不可再分的。

  1. lock(锁定):作用于主内存中的变量,它把一个变量标识为一个线程独占的状态;
  2. unlock(解锁):作用于主内存中的变量,它把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变量释放出来,释放后的变量才可以被其他线程锁定
  3. read(读取):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它把一个变量的值从主内存传输到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以便后面的load动作使用;
  4. load(载入):作用于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它把read操作从主内存中得到的变量值放入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副本
  5. use(使用):作用于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它把工作内存中一个变量的值传递给执行引擎,每当虚拟机遇到一个需要使用到变量的值的字节码指令时将会执行这个操作;
  6. assign(赋值):作用于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它把一个从执行引擎接收到的值赋给工作内存的变量,每当虚拟机遇到一个给变量赋值的字节码指令时执行这个操作;
  7. store(存储):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工作内存中一个变量的值传送给主内存中以便随后的write操作使用;
  8. write(操作):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它把store操作从工作内存中得到的变量的值放入主内存的变量中。

为了避免上述例子的情况,需要用到锁:

public class Tickets implements Runnable{

    int tickets = 100;

    Object o = new Object();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synchronized (o) {

                if (tickets > 0) {

                    try {
                        Thread.sleep(5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卖出第" + (tickets--) + "张票");
                }
            }
        }
    }
}



 

<think>我们讨论原子性原子性是指一个操作或多个操作要么全部执行并且执行过程不会被任何因素打断,要么就都不执行。原子性是并发编程中的重要概念,用于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在编程中,原子操作通常通过硬件指令(如CAS)或锁机制来实现。下面我们将从不同层面(语言、操作系统、硬件)探讨原子性,并给出代码示例。###1.硬件层面的原子性现代处理器提供了一些原子指令,例如:- **CAS(Compare-And-Swap)**:比较并交换,如果当前值等于预期值,则更新为新值。- **XCHG**:交换指令,用于交换两个操作数的值。这些指令在硬件级别保证原子性。###2.操作系统层面的原子性操作系统提供原子操作的原语,如:- **自旋锁 (Spinlock)**:通过忙等待实现的锁,适用于短时间持有锁的情况。 -**信号量 (Semaphore)**:用于控制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3.编程语言层面的原子性高级语言通常提供原子操作的支持:- **C++**: `std::atomic`类型和原子操作函数。 -**Java**: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包中的原子类(如 `AtomicInteger`)。- **Python**:虽然GIL(全局解释器锁)保证了字节码级别的原子性,但复杂操作仍需使用锁或`multiprocessing`模块。###代码示例####C++使用`std::atomic````cpp#include<iostream> #include<atomic> #include<thread> std::atomic<int>counter(0);void increment(intn){for (int i=0;i <n;i++){counter.fetch_add(1,std::memory_order_relaxed);}} intmain(){const intn =100000;std::threadt1(increment, n);std::thread t2(increment,n);t1.join();t2.join();std::cout<< "Counter =" <<counter <<std::endl;return0; }``` **解释**: -`std::atomic<int>`保证了 `counter`的自增操作是原子的。 -`fetch_add`是原子操作,即使多个线程同时执行,结果也是正确的(200000)。 ####Java使用 `AtomicInteger` ```java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Integer;public classAtomicExample{private staticAtomicIntegercounter =new AtomicInteger(0);publicstatic voidmain(String[] args) throwsInterruptedException{Thread t1 =new Thread(() ->{for (int i=0;i <100000;i++){counter.incrementAndGet();}});Threadt2= newThread(()-> {for(inti =0; i<100000; i++) {counter.incrementAndGet();}});t1.start();t2.start();t1.join();t2.join();System.out.println("Counter =" +counter.get());} }``` **解释**: -`AtomicInteger`的`incrementAndGet`方法保证了原子性递增。 ####Python使用锁保证原子性在Python中,虽然简单操作(如整数自增)在GIL下可能是原子的,但复杂操作仍需显式同步。```pythonimportthreadingcounter =0lock =threading.Lock()def increment(n):global counterfor _in range(n):withlock:counter+=1n=100000t1 =threading.Thread(target=increment, args=(n,))t2= threading.Thread(target=increment,args=(n,)) t1.start() t2.start() t1.join() t2.join() print(f"Counter ={counter}") ```**解释**:-使用 `threading.Lock`确保 `counter +=1`操作的原子性。注意:在Python中,由于GIL的存在,单个字节码操作是原子的,但`counter+=1`实际上是多个字节码操作(读取、增加、写回),因此需要锁。###原子性与内存顺序在C++中,`std::atomic`允许指定内存顺序(如`std::memory_order_relaxed`),以控制操作的内存可见性和顺序。不同的内存顺序提供了不同的性能与同步强度权衡。###总结原子性是并发编程的基础,通过硬件指令、操作系统原语或高级语言提供的原子类型来实现。正确使用原子操作可以避免数据竞争,确保程序正确性。 §§相关问题§§: 1.什么是ABA问题?如何解决? 2.比较并交换(CAS)操作在哪些场景下适用? 3.在无锁编程中,原子操作的作用是什么?4.解释内存顺序(MemoryOrder)在原子操作中的重要性。</think>### 原子性详解 原子性(Atomicity)是并发编程中的核心概念,指一个操作或多个操作要么**全部执行且不被中断**,要么**完全不执行**,不会出现部分执行的状态。原子操作是构建线程安全程序的基础。 #### 原子性的关键特征 1. **不可分割性**:操作一旦开始,就会运行到结束,不会被线程调度打断 2. **全有或全无**:操作要么完全成功,要么完全失败(不会出现中间状态) 3. **状态一致性**:操作前后系统状态保持一致 #### 原子性的实现层次 ##### 1. 硬件级原子性(CPU指令级) 现代CPU提供原子指令: - **LOCK前缀**:锁定内存总线 - **CAS(Compare-and-Swap)**:比较并交换 - **XCHG**:原子交换 - **LL/SC(Load-Link/Store-Conditional)**:MIPS/ARM架构的原子原语 ```cpp // x86汇编实现原子递增 lock inc dword ptr [counter] ; LOCK前缀保证操作的原子性 ``` ##### 2. 编程语言级原子性 现代语言提供原子类型和操作: ###### C++示例(std::atomic) ```cpp #include <atomi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std::atomic<int> counter(0); // 原子整型 void increment(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i++) { counter.fetch_add(1, std::memory_order_relaxed); // 原子递增 } } int main() { const int n = 100000; std::thread t1(increment, n); std::thread t2(increment, n); t1.join(); t2.join(); std::cout << "Counter = " << counter << "\n"; // 总是200000 return 0; } ``` **关键点**: - `std::atomic` 保证操作的原子性 - `memory_order_relaxed` 指定内存顺序(最宽松的约束) - 无锁实现,直接使用CPU原子指令 ###### Java示例(AtomicInteger) ```java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Integer; public class AtomicExample { private static AtomicInteger counter = new AtomicInteger(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counter.incrementAndGet(); // 原子递增 } });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counter.incrementAndGet(); } }); t1.start(); t2.start(); t1.join(); t2.join(); System.out.println("Counter = " + counter.get()); // 总是200000 } } ``` ##### 3. 操作系统级原子性 操作系统提供原子原语: - **自旋锁(Spinlock)**:忙等待锁 - **信号量(Semaphore)**:计数锁 - **互斥锁(Mutex)**:互斥访问 ```c // Linux内核自旋锁实现原子操作 spinlock_t my_lock = SPIN_LOCK_UNLOCKED; void critical_section() { spin_lock(&my_lock); // 临界区代码(原子执行) spin_unlock(&my_lock); } ``` #### 原子性应用场景 1. **计数器操作**:如访问计数、库存管理 2. **标志位更新**:状态切换(如从运行到停止) 3. **指针交换**:无锁数据结构中的指针更新 4. **ID生成**:生成唯一序列号 #### 非原子操作的风险示例 ```python # Python中的非原子操作(因GIL的存在,简单操作在CPython中是原子的,但复杂操作不是) import threading counter = 0 def increment(): global counter for _ in range(100000): counter += 1 # 非原子操作(读取-修改-写入三步) threads = [] for i in range(5): t = threading.Thread(target=increment) threads.append(t) t.start() for t in threads: t.join() print(counter) # 结果通常小于500000(因竞争条件) ``` #### 保证原子性的方法 1. **使用原子类型**:`std::atomic` (C++), `AtomicInteger` (Java) 2. **互斥锁**:`mutex` (C++), `synchronized` (Java) 3. **事务内存**:实验性技术(如C++ TM TS) 4. **无锁编程**:CAS-based数据结构 #### 内存顺序与原子性 原子操作需要配合正确的内存顺序: - **Sequential consistency** (`memory_order_seq_cst`): 最强保证 - **Acquire-release** (`memory_order_acquire`/`release`) - **Relaxed** (`memory_order_relaxed`): 仅保证原子性,不保证顺序 ```cpp // C++内存顺序示例 std::atomic<bool> ready(false); int data = 0; void producer() { data = 42; // 非原子写 ready.store(true, std::memory_order_release); // 释放操作 } void consumer() { while (!ready.load(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 获取操作 // 忙等待 } std::cout << data << "\n"; // 总是42(保证可见性) } ``` ### 总结 原子性是多线程编程的基石,可通过: 1. 硬件支持的原子指令 2. 语言级原子类型 3. 操作系统同步原语 来实现。正确使用原子操作可以避免竞争条件,保证数据一致性,同时提供比锁更高效的并发控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