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kernel后从i386_init函数开始,首先做一些初始化工作,包括部分内存的清零,初始化显示器串口等(无非是判断一下地址使光标闪动正确的位置等),然后调用了cprintf,尝试将一个10进制的数字用8进制来表示,而这个函数是需要我们完成的。
进入cprintf函数(printf.c文件)后,首先是使用va_前缀的函数(也许是宏)来取出参数,这是标准的c语言可变长度参数的实现形式。这个函数其实是一些_buildin前缀的函数的别名,而_buildin函数则是gcc内置的函数,并不在任何的JOS代码中有定义,当GCC进行编译的时候会自动将这些函数名与相应的函数体连接。之后则调用vcprintf函数。
// Simple implementation of cprintf console output for the kernel,
// based on printfmt() and the kernel console's cputchar().
#include <inc/types.h>
#include <inc/stdio.h>
#include <inc/stdarg.h>
static void putch(int ch, int *cnt)
{
cputchar(ch);
*cnt++;
}
int vcprintf(const char *fmt, va_list ap)
{
int cnt = 0;
vprintfmt((void*)putch, &cnt, fmt, ap);
return cnt;
}
int cprintf(const char *fmt, ...)
{
va_list ap;
int cnt;
va_start(ap, fmt);
cnt = vcprintf(fmt, ap);
va_end(ap);
return cnt;
}
在cprintf()中,fmt指向的是格式字符串,在上例中即”x%d,y%x,z%d\n”,
而ap指向的是不定参数表的第一个参数地址
,在上例中即x•具体调试信息太长,这里就不贴了。va_arg的作用是将ap每次指向的地址往后移动需要的类型个字节
vcprintf函数定义在同一个文件里,直接调用vprintfmt函数,值得注意的是传入一个函数指针,指向了本文件的putch函数,这个函数之后再讲。
进入vprintfmt(printfmt.c文件)函数,发现这里实现的控制打印格式的逻辑,然后调用传进来的函数指针,进行具体的打印工作。找到含有case ‘o’的代码,仿照case ‘d’的代码完成8进制数字显示即可,也就是原封不动的复制过来,将base改成8,如下:
case’o’:
num=getint(&ap,lflag);
if((long long)num<0)
{
putch("-",putdat);
num=-(long long)num;
}
base=8;
goto number;
putch函数会调用console.c里的cons_putc函数,而cons_putc函数又调用了cga_putc /serial_putc/lpt_putc,分别对应写显示器,写串口和并口,之所以我们不仅在qemu里面看到了kernel打印的文字,还在我们的控制台里看到了打印文字,就是因为其写了串口或者并口的原因,再由qemu将串口或并口输出信息打印到控制台(具体哪个口我没有深究)。
一言以蔽之,console.c完成“如何打印”的逻辑,而printfmt.c完成“打印什么”的逻辑,它们的链接纽带就是printf.c。
kern/console.c主要提供一些与硬件直接进行交互的接口以便其他程序进
行输入输出的调用。其中与kern/printf.c进行交互的主要是cputchar函
if(crt_pos>=CRT_SIZE){
int i;
memcpy(crt_buf,crt_buf+CRT_COLS,(CRT_SIZE-CRT_COLS)*sizeof(
uint16_t));
or(i=CRT_SIZE-CRT_COL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