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推送中,有一篇推送已经对骨架模型的概念做过一些简单的辨析。往期推送:骨架模型和“大表面”的简单辨析
而本次培训课程针对骨架模型概念再做了进一步的介绍,重点分析了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培训内容共分5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解释了骨架模型的概念背景——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第二部分重点从四个方面——骨架模型与关联设计,并行设计,协同设计,设计变更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来探讨骨架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对象。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第三部分则是指出了骨架模型不唯一的特性,它可以允许多层级的,也可以是多种性质的拆分,并在复杂产品设计中起到递归的作用。结合CAD装配设计的机制,能够构造更为复杂,也更能支持设计活动的产品架构。
第四部分则是以“外部引用”和“参数传播路径”两个底层概念为基础,重点分析了骨架模型的基本构造原理。
第五部分则是基于一篇典型文献,不仅很好得回顾了骨架模型的所有优点,同时也引出了骨架模型与模块化设计思想的融合。进一步扩展了骨架模型在反映设计理念时的关键作用。
PART1 自顶向下设计方法与骨架的关系
PART2 骨架模型是什么?
PART3 多级骨架模型构成的产品架构
PART4 骨架模型怎么建?
PART5 骨架模型与模块化设计(内容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