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弦波产生电路
检查电路能否振荡有以下步骤:
1)电路是否包含放大电路、反馈网络、选频网络和稳幅电路;
2)电路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比如直流偏置是否正确;
3)振荡器能否满足震荡平衡条件,一般先看相位平衡条件,再看幅度平衡条件。
展开说就是平衡、起振和稳幅三个条件能否满足。
按照选频网络的组成元器件,可将正弦波振荡电路分为RC振荡器和LC振荡器两类。下面先从RC振荡电路开始介绍。
1.1 RC振荡电路
1.1.1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反馈网络同时也是选频网络。当RC网络发生谐振,有
为满足起振条件,通常选取「Rf略大于2R1」。
为减小失真以及增加输出幅度的稳定度,需要采取稳幅措施。核心原理是在输出电压增大时减小放大倍数,来实现稳幅。
1.1.1.1稳幅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稳幅方法
1)利用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稳幅
为实现稳幅,根据同相比例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可选用负温度系数的RF。
当输出电压Uo增加时,随着RF中电流上升,导致温度上升,RF阻值下降,从而减小放大倍数,抑制Uo的增加实现稳幅目的。
选用正温度系数的R1同理。
2)利用二极管的导通非线性稳幅
二极管导通电阻有非线性特点,简单说就是正向导通电流越大,导通电阻越小。以Uo正半轴为例,将R3和串联的二极管VD1,以及与其并联的R2等效为电阻RF。
满足Uo幅度增加时,RF减小,使得放大倍数A减小,抑制Uo的增加从而实现稳幅。
3)利用处于可变电阻区的JFET稳幅
另一种稳幅方案是利用工作在可变电阻区的JFET来稳幅。
输出电压经过二极管D整流和R4,C3滤波后变成直流电压(负压),再通过R5和Rp4分压提供给JFET栅极,达到控制漏源电阻Rds的目的。
已知放大倍数为
当Vo幅值越大,Vgs越负,使得Rds增大,减小放大倍数A从而实现稳幅目的。
1.1.2 移相式振荡电路
一级RC高通滤波器最多引入90°相位差,但代价是增益近乎为0。
考虑反向比例放大器引入180°相位差,至少需要再加上三级cascaded的RC网络才可能实现相位平衡。
1.2 LC震荡电路
下面介绍的LC振荡器多基于管级实现,分析将按遵循以下步骤:
1)分析直流偏置
2)画交流通路
采取
a.直流电源交流地
b.大电容交流短路
3)计算振荡频率
根据选频网络确定振荡频率
1.2.1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直流分析
1)和
作为分压偏置电阻,为三极管提供直流偏置;
2)为隔直电容,防止副线圈影响直流工作点;
3)射级电阻,通过反馈维持静态工作点稳定;
4)为射级旁路电容,交流时旁路
,减小增益损失。
交流分析
等效电路见上图,通过瞬时极性法确认相位符合平衡条件。
谐振时满足
为了保证起振,通常选取 β略大于。
1.2.2 三点式LC振荡电路
1.2.2.1 电感三点式
电感三点式又称为Hartley Oscillators。
直流分析
同1.2.1变压器反馈式。
交流分析
等效电路见上图,值得注意的是电感L1和L2中间接地,所以反馈回T1管基极的实质上是L2两端电压Uf。同样通过瞬时极性发判断相位可以符合平衡条件。
谐振时满足
为了保证起振,通常选取 β略大于。
Hartley Oscillators由于反馈电压取自电感L2,而电感的阻抗会随着频率增加,因此输出波形中存在高次谐波分量,使得波形变差。所以只适用于产生几十兆赫兹以下频率。
提高波形质量的方法就是将电感换为对高次谐波呈现低阻抗的电容,即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1.2.2.2 电容三点式
电容三点式又称Colpitts Oscillators。
直流分析
同1.2.1变压器反馈式。
交流分析
等效电路见上图,电容C1和C2中间接地,所以反馈回T1管基极的实质上是C2两端电压Uf。根据瞬时极性发可判断相位可以符合平衡条件。
谐振时满足
为了保证起振,通常选取 β略大于。
Colpitts Oscillators 的反馈电压取自电容C2,所以可以对高次谐波起到滤波作用,从而波形失真小,输出波形好。
为了得到高频的震荡信号,就需要尽可能的减小C和L,而C等于C1和C2串联,当C小到和晶体管T1级间电容或分布电容比较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输出频率的稳定性。
解决方案是在L回路上串联一个小容量的电容Co。这样可以一举两得,既得到较高振荡频率,又保证了频率稳定性。
用相量法可以证明,只要满足Co<<C1,C2,输出频率近似有
1.3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石英晶体有很高的Q值,常用于频率稳定度要求高的场合。
其等效电路模型参见上图,用来模拟不振动时的平板电容器容值Co远大于弹性可用电容C。
当发生串联谐振时,
RLC支路等效阻抗为R,又因为R<<(1/w*Co),这时可近似认为整个网络呈现纯阻性。
随着频率升高,网络变为感性;
当发生并联谐振时,
此时石英晶体再次呈现纯阻性。
当频率接着升高,网络变为容性,Co的影响占大头。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基本组成电路有并联型和串联型两种。
并联型类似 1.2.2.2 电容三点式,主要利用的是石英并联谐振特性。电容C1和C2主要起到反馈信号的作用,再利用石英晶体谐振特点选频。
串联型则是根据晶体发生串联谐振时阻抗最小,网络表现为纯阻性的特点设计电路。
根据瞬时极性法不难判断两种类型电路的相位平衡。
1.4总结
Frequency Determination | Quality factor | Stability | Typical frequency | |
RC Oscillator | Lowest | Lowest | 20Hz to 1MHz | |
LC Oscillator | Medium | Medium | 30KHz to 30MHz | |
Crystal Oscillator (parallel) | Highest | Highest | 33KHz to 100MHz |
LC三点式命名记忆
2.非正弦波产生电路
2.1工作原理
2.1.1方波产生电路
2.1.1.1利用施密特比较器产生方波
常通过调整充电或放电回路的RC时间常数,来达到改变占空比的目的。
2.1.1.2基于555定时器产生方波
2.1.2锯齿波产生电路
可将其整体理解为一个方波产生电路+积分器。
2.2实例设计
3.参考资料
1.《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第六版 康华光
2.《模拟电子电路基础》堵国樑
5.Crystal Oscillator Frequency Ranges and Applications | Ca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