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网页打包成桌面应用的工具各有特点,有的适配Vue3等前端项目且体积轻巧,有的兼容性强但打包产物较大,能满足不同场景需求。下面按“主流常用”和“特色补充”分类,结合适配场景和实操步骤详细介绍,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 Electron
这是最主流、生态最完善的工具,由GitHub开发,核心是把Chromium渲染引擎和Node.js运行时结合,能让HTML、CSS、JS写的网页直接变成跨平台桌面应用。它的适配性极强,尤其适合需要深度调用系统API(如文件操作、系统通知)的复杂应用,Vue3项目也能轻松集成。- 优缺点:优点是兼容性好、功能强,几乎能实现所有桌面应用功能,社区文档丰富;缺点是打包后体积大(基础包约120MB),内存占用较高。
- Vue3项目实操:先创建Vue3项目,再通过插件快速集成打包。
# 1. 创建Vue3项目 npm create vite@latest my-vue3-app --template vue cd my-vue3-app npm install # 2. 安装electron打包插件 vue add electron-builder # 3. 打包成桌面应用 npm run build:electron
- Pake
一款基于Rust和Tauri的轻量工具,专门解决Electron打包体积大的问题,打包后应用通常小于5MB,启动速度也更快。它支持一键打包网页或前端项目,还能自定义应用图标、窗口样式等,对只想快速将网页封装成桌面应用的场景非常友好。- 优缺点:优点是体积极小、操作简单,支持沉浸式窗口、快捷键透传等实用功能;缺点是Windows和Linux环境下偶尔需要手动配置依赖,高级功能比Electron少。
- 实操步骤:通过npm安装命令行工具,一条命令即可打包。
# 1. 全局安装Pake npm install -g pake-cli # 2. 打包网页(示例:打包百度,隐藏标题栏) pake https://www.baidu.com --name baidu --hide-title-bar - PakePlus
可以看作Pake的增强版,同样基于Rust和Tauri,不仅保留了轻量的优势,还额外支持Android和iOS移动端打包,是少有的能同时覆盖桌面+移动多端的工具。它还支持云端打包,无需本地配置复杂环境,适合需要多端分发的前端项目。- 优缺点:优点是跨平台覆盖全(桌面+移动)、支持静态文件打包(如Vue的dist文件夹),数据本地存储更安全;缺点是移动端打包需适配相关证书,流程比纯桌面打包稍复杂。
- 实操步骤:安装后可通过命令打包,支持多平台指定。
# 1. 全局安装 npm i -g pakeplus-cli # 2. 打包网页为多平台应用(mac/win/linux) pakeplus build https://todoist.com --name Todoist --icon ./icon.png --platforms mac,win,linux - Nativefier
一个基于Electron的命令行工具,主打“零配置快速打包”。它能自动识别网页图标和名称,无需编写额外代码,就能把任意网站封装成桌面应用,适合临时封装网页或测试场景。- 优缺点:优点是上手门槛极低,支持注入自定义JS/CSS;缺点是继承了Electron体积大的问题,且目前已停止维护,仅适合简单场景。
- 实操步骤:安装后直接指定网页地址打包。
# 1. 安装 npm install -g nativefier # 2. 打包B站 nativefier "https://www.bilibili.com" - Wails
一款用Go语言结合Web技术的工具,适合想让前端网页和Go后端结合的场景。它能将Go代码和Web前端打包成单个二进制文件,打包体积介于Electron和Pake之间,支持调用系统原生功能(如对话框、菜单)。- 优缺点:优点是性能强,Go和前端通信流畅,适合带后端逻辑的桌面应用;缺点是对Go语言有一定依赖,纯前端开发者上手成本稍高。
- 简单实操:通过模板创建项目,集成网页资源。
# 1. 安装Wails go install github.com/wailsapp/wails/v2/cmd/wails@latest # 2. 创建项目 wails init -n my-app -t vue # 3. 打包应用 wails build
95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