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优化策略
-
最左前缀匹配原则,上面讲到了
-
主键外检一定要建索引
-
对 where,on,group by,order by 中出现的列使用索引
-
尽量选择区分度高的列作为索引,区分度的公式是count(distinct col)/count(*),表示字段不重复的比例,比例越大我们扫描的记录数越少,唯一键的区分度是1,而一些状态、性别字段可能在大数据面前区分度就是0
-
对较小的数据列使用索引,这样会使索引文件更小,同时内存中也可以装载更多的索引键
-
索引列不能参与计算,保持列“干净”,比如fromunixtime(createtime) = ’2014-05-29’就不能使用到索引,原因很简单,b+树中存的都是数据表中的字段值,但进行检索时,需要把所有元素都应用函数才能比较,显然成本太大。所以语句应该写成createtime = unixtimestamp(’2014-05-29’);
-
为较长的字符串使用前缀索引
-
尽量的扩展索引,不要新建索引。比如表中已经有a的索引,现在要加(a,b)的索引,那么只需要修改原来的索引即可
-
不要过多创建索引, 权衡索引个数与DML之间关系,DML也就是插入、删除数据操作。这里需要权衡一个问题,建立索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查询效率的,但建立的索引过多,会影响插入、删除数据的速度,因为我们修改的表数据,索引也需要进行调整重建
-
对于like查询,”%”不要放在前面。
-
SELECT * FROMhoudunwangWHEREunameLIKE'后盾%' -- 走索引
-
SELECT * FROMhoudunwangWHEREunameLIKE "%后盾%" -- 不走索引
-
查询where条件数据类型不匹配也无法使用索引
-
正则表达式不使用索引,这应该很好理解,所以为什么在SQL中很难看到regexp关键字的原因
引用于:https://blog.youkuaiyun.com/suifeng3051/article/details/52669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