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安装ubuntu出现:【error5】Input/output error的解决办法之一

一、总结各种原因及办法:

        1、原因:经过不断的尝试,最后发现本人的失败原因是,制作启动U盘时,iso镜像写入时,U盘格式为fat32,而电脑的磁盘格式为ntfs,由于格式不兼容,导致复制文件出错,最后安装失败。

              解决方法:先把U盘格式化为ntfs格式再制作启动U盘(对于山寨U盘,格式化过程可能会遇到很多坑)

         2、原因:ubuntu系统文件下载错误,如果在ubuntu官网上下载速度很快就极有可能下载的文件有错误。

               解决办法:重新下载镜像文件,附上我的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4y7z1AzUVJ0C5PrQDBz8g

          3、原因:下载后的Ubuntu.ISO在写入u盘时发生了改变。这个是由于下载后的文件存入的驱动器格式化格式与u盘不同造成。意思就是:你下载的系统镜像放在某个盘这个盘的格式一般是NTFS,u盘的一般格式是fat。所以在用软件制作u盘启动盘的时候文件写入错误。

                  解决办法:将u盘手动格式化为NTFS,然后用工具直接将ISO写入到u盘

二、我使用第二种办法成功解决了问题

            提示:推荐使用rufus来制作u盘启动盘,因为快。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加公众号:fadeaway shoot交流。

 

<think>嗯,用户现在遇到了一个启动问题,显示BusyBox的initramfs环境,提示没有空间和找不到实时文件系统。我需要先分析可能的原因,然后给出解决方案。 首先,用户可能在启动时遇到磁空间不足的问题,导致无法加载根文件系统。可能的原因包括磁空间满、文件系统损坏或者启动配置错误。另外,用户提到wget写入失败,可能是在initramfs中尝试下载文件时空间不足,但这可能只是表象,根本问题还是磁空间或文件系统错误。 接下来,我需要分步骤引导用户解决。首先检查磁空间,但因为用户已经在initramfs环境下,可能需要手动修复。可能需要检查文件系统错误,使用fsck命令,然后尝试退出initramfs或者重新生成initramfs镜像。如果空间确实不足,可能需要清理日志或临时文件。此外,还要考虑引导参数是否正确,或者是否硬件问题导致找不到根设备。 需要确保用户理解每一步的操作,尤其是涉及文件系统修复的命令,避免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同时,要考虑用户可能对命令行操作不熟悉,所以指令要尽量详细,并给出预防措施,比如备份数据。最后,如果问题依旧,建议用户检查硬件或重新安装系统。还要注意用户使用的是Ubuntu,所以相关命令要符合其系统环境。</think>以下是为您整理的 **initramfs环境报错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的完整解决方案: --- ### **问题根源分析** 当系统启动进入 `(initramfs)` 终端并提示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时,通常由以下原因导致: 1. **磁空间耗尽**:根分区 `/` 或 `/boot` 分区已满(常见于长期运行的服务器或小容量根分区) 2. **文件系统损坏**:`ext4` 等文件系统的元数据错误,导致无法正确挂载 3. **initramfs镜像问题**:生成的 initramfs 镜像过大,超出 `/boot` 分区容量 4. **硬件故障**:存储介质损坏(概率较低) --- ### **应急处理步骤** #### **步骤 1:检查磁空间** 在 `(initramfs)` 提示符下执行: ```bash df -h # 查看各分区使用率 lsblk # 确认根分区挂载点是否为 / ``` *若发现 `/` 或 `/boot` 显示 100% 使用率,进入步骤 2* --- #### **步骤 2:手动清理空间** ```bash # 进入根文件系统读写模式(默认可能以只读挂载) mount -o remount,rw / # 清理旧内核(适用于/boot分区满) ls /boot/ # 查看旧内核文件(例如:vmlinuz-5.15.0-76-generic) rm /boot/*旧内核相关文件* # 保留最新2个内核即可 # 清理日志文件(适用于/var/log占满) rm -rf /var/log/*.gz # 删除已压缩日志 echo "" > /var/log/syslog # 清空当前日志 # 清理apt缓存 rm -rf /var/cache/apt/archives/*.deb ``` --- #### **步骤 3:修复文件系统** ```bash # 对根分区执行fsck检查(假设根分区为/dev/sda1) fsck -y /dev/sda1 # 若发现"Superblock errors",尝试备用超级块 fsck -b 32768 /dev/sda1 # 使用备份超级块修复 ``` --- #### **步骤 4:重建initramfs** ```bash # 退出initramfs环境后操作(或使用Live CD) mount /dev/sda1 /mnt # 挂载根分区 chroot /mnt # 切换根环境 # 清理旧initramfs rm /boot/initrd.img-* # 重新生成(适配当前内核版本) update-initramfs -c -k $(uname -r) update-grub # 更新GRUB配置 ``` --- ### **预防措施** | **场景** | **解决方案** | |------------------------|-----------------------------------------| | 自动清理旧内核 | `sudo apt autoremove --purge` | | 监控磁空间 | 配置 `cron` 任务定期运行 `df -h` | | 日志轮转 | 修改 `/etc/logrotate.conf` 限制日志大小 | | 分离/boot分区 | 分配至少 1GB 专用空间 | --- ### **扩展诊断技巧** 1. **检查inode使用**: ```bash df -i # 若100%则表示inode耗尽(常见于小文件过多) find / -xdev -type f -size +100M -exec ls -lh {} \; # 查找大文件 ``` 2. **Live CD修复**: ```bash # 使用Ubuntu安装U启动 → Try Ubuntu → 打开终端 sudo fsck /dev/sda1 # 离线修复更安全 ``` --- ### **关键报错对照表** | **报错信息** | **对应解决方案** | |-------------------------------------|---------------------------| | "wget: short write" | 清理磁空间 + 检查网络连接 | | "Unable to find live file system" | 修复GRUB或重装引导器 | | "Input/output error" | 检查硬健康度(smartctl) | --- 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操作步骤。若问题仍未解决,建议提供以下信息: ```bash dmesg | grep -i error # 查看内核错误日志 ls -lh /boot/ # 检查/boot目录详情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