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向得分匹配只看这篇就够了

文章介绍了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步骤,用于消除非处理因素的偏差。通过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SPSSAU工具进行匹配操作,包括选择匹配方法和抽样方法。匹配效果分析包括匹配基本信息、标准化偏差、平行假设检验和共同支撑检验。最终,通过分析匹配后的结果,证实了PSM在研究“是否培训”对“当前工资”影响的有效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倾向得分匹配法说明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是由Rosenbaum和Rubin在1983年提出的,首次运用在生物医药领域,后来被广泛运用在药物治疗、计量研究、政策实施评价等领域。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主要用来解决非处理因素(干扰因素)的偏差。

‍1、基本原理——反事实推断

基本原理是:根据处理组的特征,找出与处理组特征尽可能类似的控制组进行匹配,从而消除非处理因素的干扰。

例如:研究“是否读研”对于“收入”的帮助时,我们只能得到已经读研的处理组的收入情况,但是无法得到处理组的人没有读研的收入情况(反事实)。同时,是否读研和收入本身还受到其他非处理因素(干扰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成绩、家庭背景、学校差异等),此时,为了明确没有读研的反事实情况,进行反事实推断,校正非处理因素的影响就可以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找到与读研的处理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学校差异等非处理因素类似的但是没有读研的控制组进行匹配,然后进行“是否读研”对于“收入”的帮助研究。

‍2、算法步骤

倾向得分匹配算法步骤如下:

  1. 计算倾向得分Pscore值
    构建一个是否接受培训的二分类变量作为因变量,以干扰因素作为自变量X进行二元logit回归模型构建,然后根据logit模型计算倾向得分Pscore值。Pscore值代表了干扰因素的整体水平情况,Pscore值越接近,说明两个研究对象(员工)的特征(初始工资等)越接近,第二步进行match匹配时,直接针对Pscore值进行。
  2. 进行匹配
    根据计算的倾向得分Pscore值进行处理组和控制组的样本进行匹配。SPSSAU会默认对样本进行编号(id),进行匹配时,针对研究因素Y= 1(处理组)的样本,去找对应Y=0(控制组)的匹配对象。
  3. PSM效果分析

匹配完成后,需要对匹配效果进行分析,包括分析PSM匹配基本信息、匹配后标准差偏差的变化、平行趋势检验、共同支撑检验等,后续将进行重点说明。

二、案例及SPSSAU实现

‍1、案例介绍

当前有一个公司,想要研究 “ 是否培训 ” 对于 “ 当前工资 ” 的影响。在公司内部,共收集到78个员工的相关信息,其中有17名员工接受过培训,61名员工未接受培训。已知当前工资会受到 “ 初始工资 ”、“ 工作经验 ”、“ 岗位 ”这3个基本特征的影响。因此,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找到除 “ 是否培训 ” 这一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基本特征一致的两类人进行研究。

2、SPSSAU匹配操作

SPSSAU进行倾向得分匹配操作如下:将 “ 是否培训 ” 放到研究变量分析框中; “ 初始工资、工作经验、岗位 ” 这三个干扰因素放到特征项分析框中;“ 当前工资 ” 放在结果变量分析框中。同时勾选【保存信息】按钮,SPSSAU会默认输出id、matchid、weight、Pscore四项信息,id和matchid用于展示员工之间的匹配关系;weight用于标识匹配成功的次数;Pscore为二元logit回归模型估计值。SPSSAU操作如下图:

进行匹配时,SPSSAU需要选择匹配方法和抽样方法

(1)匹配方法选择

SPSSAU提供 “ 最近临法 ”(默认)和 “ 半径匹配法 ” 。“ 最近临法 ” 指找到PScore最接近的意思,“ 半径匹配 ” 找到PScore在可接受范围(阀值,卡钳值)内,阀值越小匹配越精确。本案例选择半径匹配法(0.05)进行匹配,如下图:

(2)抽样方法选择

SPSSAU提供 “ 放回抽样 ”默认和 “ 不放回抽样 ” 两种抽样方式。放回抽样是指某个样本会被重复匹配多次,不放回抽样是指样本最多被匹配1次就截止了。放回抽样的算法运行效率较低,当数据量非常大时可能不合适,本例数据较少,用两种抽样方法都可以,选择使用不放回抽样进行匹配,如下图:

以上操作完成之后,点击【开始分析】按钮,SPSSAU即输出匹配结果,接下来进行匹配效果分析。

3、匹配效果分析

倾向得分匹配效果分析包括分析匹配基本信息、匹配后标准化偏差、PSM平行假设检验、共同支撑检验四个方面。接下来,将逐个进行分析。

(1)匹配基本信息

SPSSAU输出PSM基本信息汇总表如下:

从上表可知,本次匹配使用半径匹配法并且精确匹配优先(精确匹配是指两个样本的Pscore值完全相等),匹配半径值为0.05,使用不放回抽样的方法。需要匹配个数(接受培训人数)为17,最终有16人匹配成功,匹配成功率94.118%。

(2)匹配后标准化偏差

标准化偏差对比图直观展示匹配前和匹配后标准化偏差的变化情况,如果标准化偏差变化明显(或者匹配后标准化偏差<20%),则说明匹配效果较好。

SPSSAU输出标准化偏差变化对比如下:

从上图来看,在匹配后,标准化偏差均小于20%,说明匹配之后,“初始工资”、“工作经验”、“岗位”这3项干扰因素,处理组与控制组特征基本保持一致。说明匹配效果较好。

(3)PSM平行假设检验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一个假设是平行假设,即参与匹配的员工必须要各个维度上与处理组员工相似,这样才能保证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SPSSAU输出PSM平行假设检验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得到:在匹配前,处理组和控制组(是否培训的两类员工),他们的特征项包括“初始工资”、“工作时间”、“岗位”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说明这3个特征项均属于干扰因素。

匹配后,处理组和控制组的3个特征项之间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说明经过匹配,处理组与控制组在这3个特征项上具有一致性。

针对标准化偏差来看,匹配后,特征项的标准化偏差全部低于20%,说明经过匹配处理组与控制组的3个特征项基本一致。标准化偏差减少幅度用于衡量标准化偏差的减少幅度情况,如果该值大于0,说明匹配效果好,该值小于0,说明匹配效果不好。该值越大越好,没有固定标准。从上表来看,3个特征项的标准化偏差减少幅度均大于0,说明匹配效果好。

综上所述,在匹配前,处理组和控制组的3个特征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经过匹配后,处理组与控制组在3个特征项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一致性。所以PSM模型通过平行假设检验。

(4)共同支撑检验

倾向得分匹配的另一个假设就是共同支撑假设,即处理组与控制组是否具有相同的倾向得分值。共同支撑检验可以通过SPSSAU的核密度图进行检验,检验原理在于对比匹配前与匹配后的倾向得分值的分布情况。

①针对匹配前的Pscore值绘制核密度图,将“是否培训”放入X分析框中,“初始工资”和“工作经验”放入Y分析框中(核密度图Y只针对定量数据,故不分析岗位),SPSSAU操作如下:

得到匹配前初始工资与工作经验的核密度图如下:

从匹配前核密度图来看,处理组与控制组的Pscore值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忽略这种差异的存在(不进行匹配,直接进行差异分析),很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偏误。同时看到处理组和控制组存在重叠部分,表明处理组和控制组具备了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条件。

②针对匹配后Pscore值绘制核密度图,筛选出匹配次数weight>0(不放回抽样也可以选择weight=1)的数据后再进行核密度图绘制。SPSSAU操作如下:

再次进行分析,得到匹配后核密度图如下:

从匹配后的核密度图看,经过匹配,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出现了显著的靠近与覆盖,存在较大的共同取值区间,表明两组样本在各方面特征已经非常接近,匹配效果较好,即说明通过共同支撑检验

4、研究结论分析

经过匹配后,研究 “ 是否培训 ” 是否会对 “ 当前工资 ” 产生显著影响可以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但是SPSSAU在倾向得分匹配中可以做到 “ 一步到位 ” ,无需单独进行t检验,在此前将 “ 当前工资 ” 放入【结果变量】中,就是为了直接获得分析结果。SPSSAU输出结果为ATT效应分析,结果如下表:

ATT效应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匹配后结果变量在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在本例中,即分析匹配后 “ 是否培训 ” 的两类人“当前工资”是否有显著差异。 “ Unmatched匹配前 ” 即第1行数据是指在匹配之前 , “ 研究变量 ” 与 “ 结果变量 ” 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性,其意义较小;主要看第二行数据ATT效应。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匹配前,是否培训与当前工资之间呈现性差异(p<0.05)。以及在匹配之后,ATT效应值呈现出显著性(p<0.05),即说明进行PSM分析后显示是否培训与当前工资之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ATT效应值为17554.412,即意味着是否培训与当前工资起到正向作用。

总结与拓展

倾向得分匹配法是通过对样本建模(logit模型)得到Pscore值,通过Pscore值为处理组在控制组中找到最接近的样本,从而进行研究的。

PSM的优点在于可以控制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研究的证明力度;但其缺点也不可忽视,例如PSM需要样本量大、可能并非所有样本都能匹配成功,所以导致匹配后引起的样本量的损失问题不能忽视,甚至无法确定匹配后的样本是否能代表原有研究样本。

PSM有优点也有其局限性,但是尽管如此,PSM也是现代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统计方法,关键在于能够辨别自己的研究问题与PSM的适用性是否匹配,欢迎讨论~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解决关于玩客云设备刷入Armbian系统后更换软件源的问题。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的需求。用户已经成功刷入Armbian,现在想更换软件源,可能因为默认源速度慢或不可用,想换成国内镜像源,比如清华源、阿里云等。 接下来,我应该回想更换软件源的一般步骤。对于基于Debian的系统,通常是修改`/etc/apt/sources.list`文件,替换里面的仓库地址。Armbian作为Debian的衍生版,应该也是类似的方法。但可能需要确认具体的版本代号,比如buster、bullseye等,因为不同版本对应的源不同。 然后,用户可能需要具体的操作步骤。首先备份原文件,防止出错。然后使用sed命令或者nano编辑器替换源。同时,还要考虑是否需要更新软件列表,执行`apt update`。可能还需要更换其他源,比如Docker源或Python源,但用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软件源,也就是APT源。 另外,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权限不足,需要使用sudo;编辑器不熟悉,推荐使用nano;替换源后出现错误,如何排查;或者版本不匹配导致的问题。这些可能需要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需要确保提供的命令准确无误,比如正确的sed替换命令,正确的镜像源URL。例如,清华源的地址是否正确,是否支持Armbian的架构(armhf或arm64)。可能需要检查清华源或其他镜像源的官方文档,确认支持情况。 此外,用户可能需要验证是否更换成功,比如执行更新后没有错误,或者速度有明显提升。还可以建议用户测试安装软件包是否正常。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可能涉及如何安装特定软件、优化系统性能、配置中文环境等,这些是用户可能接下来会问的问题。 总结步骤: 1. 备份原sources.list 2. 替换为国内镜像源 3. 更新软件列表 4. 处理可能的问题,如版本代号错误、网络问题等 需要注意使用中文回答,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但这个问题可能不太涉及数学公式,更多是命令行操作。但要确保LaTeX语法正确,如果有代码块的话用反引号包裹。 现在组织回答,确保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并提供验证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同时,添加相关问题,帮助用户进一步了解。</think>### 玩客云Armbian更换软件源教程 #### 步骤说明 1. **连接设备** 通过SSH登录玩客云Armbian系统,例如: ```bash ssh root@设备IP地址 ``` 2. **备份原软件源** ```bash 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k ``` 3. **替换为国内镜像源** 使用以下命令替换默认源(以清华源为例,适用于Debian 11 "bullseye"版本): ```bash sudo sed -i 's@http://deb.debian.org@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g' /etc/apt/sources.list ``` 4. **更新软件列表** ```bash sudo apt update ``` 5. **验证更新** 若输出显示从清华源拉取数据且无报错,则更换成功。 #### 常见问题解决 - **版本不匹配** 使用`lsb_release -a`查看系统版本,替换命令中的`bullseye`为实际版本代号[^1]。 - **网络连接失败** 检查`ping mirrors.tuna.tsinghua.edu.cn`是否通顺,或尝试其他镜像源(如阿里云、中科大)。 #### 其他镜像源配置 - **阿里云源** ```bash sudo sed -i 's@http://deb.debian.org@https://mirrors.aliyun.com@g' /etc/apt/sources.list ```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