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V 5V 2.8V 电平转换电路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NMOS三极管实现的简单双向传输电路,该电路通过两个分立的NMOS三极管和上拉电阻实现信号的双向传输。文中详细解释了信号从左向右及从右向左传输的工作原理,并讨论了电路的优点和局限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T1、T2为分立的NMOS三极管,s为源极,d为漏极,g为栅极。Rp为上拉电阻,一个连接在s,g之间;另一个连接d与VDD2。g端连接VDD1。电路工作时,要求VDD1<VDD2。 

根据NMOS三极管的阻抗特性,我们知道当Vds>0,Vgs>VT时,Rds即s,d两端的电阻非常小,反之电阻非常大。S,d之间有一个等效二极管,当三极管正常工作时,Vds>0,这个管子处于反偏状态。而当s端电平高于d端时,这个二极管就会导通。 

先讨论信号从左边向右边传输的过程。 
当SDA1为高时,s端电平为VDD1,Vgs=0,ds端高阻。此时d端电平由VDD2上拉,SDA2输出也为高。 
当SDA1为低时,s端电平为0,Vgs>VT,sd端导通,d端被拉低,SDA2为低。 再说从右向左的过程。 高电平过程如上,不再赘述。
当SDA2为低时,d端为0,s端由于上拉为VDD1,所以Vsd>0,二极管导通,把s端拉为低,又导致Vgs>VT,使得sd导通。

 优点 
系统简单,可以实现双向传输,电平适应范围大。 

缺点 

如rp和NMOS管选择不当,延时较大。



其中VDD1的电源可以是2.8V(如GPRS模块电压),3.3V(大多数ARM芯片工作电压),VDD2可以是3.3V,5V(用于MCU)
RP一般选择10K即可。
口线工作频率建议不超过100K,实际工作建议为10K,将稳定可靠。

关于本电路的速率问题,可参考http://blog.chinaunix.net/uid-24343357-id-4569749.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