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教系统开始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前几天来了一次项目验收。对于这次验收有些感想不吐不快哇~这次感触最大的不是技术上的事情,而是一些思考事情的方式和思想上面的感触更大一些。
对于这次的验收我想分为三个阶段来分别阐述一下自己的感受。
第一个阶段:验收之前
这个阶段就是在系统的功能完成的差不多,然后在老师验收之前这个时间段了。既然是要验收的产品,当然是很认真对待了,毕竟也是做了一个月的系统呢。这一段时间我们更换了数据库,然后在上一版的基础上重新对功能进行了实现。然后重新添加了一些新功能。所以到验收之前我们对系统现在的状态还是自认为可以的,认为至少拿出去给老师看是可以了。
第二个阶段:验收
这个阶段就是验收的阶段。这个阶段给了我们当头棒喝。米老师对我们的数据库设计和界面提出了特别多的问题。当老师提出来之后我们就瞬间的感觉自己做的东西真的是有点让人不忍直视。
先说数据库
评教系统需要的数据全部都是从基础数据库中导出来,所以上一版中创建了一个表来存放这些导出来的数据,然后评教系统百分之九十的数据都是从这一部分导出的数据中取得。这样子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和提高效率。我们这一次设计的数据还是沿用了这种做法,不管什么原因吧就是沿用了这种做法。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将评教系统的数据库从基础数据库中提取出来了。
这个设计,他的好处就是获取数据很方便,不用再从基础数据库中查找需要的数据了。但是他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数据的同步问题。因为数据是导出来的,那么当基础数据库的数据如果变化了评教系统导出来的数据是不用同时变化的,这样子就会导致数据不一致。那么我们获取的数据就不可信,这样子其他的一切做的都变的没有意义了!
再说界面
我们界面做的也是相当的惨不忍睹。最主要表现在界面的焦点问题上一个界面中存在超过两个焦点(焦点就是用户需要操作的地方)就会让用户去思考这个需要先进行哪一个,这样子界面就不是很友好,就会让用户觉得不是很好用~
第三个阶段:验收之后的思考
当验收完了之后,我们瞬间就觉得这个系统简直是不能够使用的。界面不友好,数据的可信性不能保证。这个状态和我们第一阶段觉得这一版还是可以给老师看可以拿出来使用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所以我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当时在做系统的时候这些问题自己没有任何感觉呢,就像在第一阶段验收之前自我感觉良好呢?原因是什么?自己思考的少?自己没有经验?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答案。后来和老师的谈话让我有点开窍了,不管自己给自己找任何理由其实自己就是没有一个全局观的意识。
拿界面做一个例子,当我实现某一个页面上的功能的时候我只是告诉自己完成这个任务就可以了。我从这一点出发已经是错误的了。这就是自己没有全局观的下场,当面对一个功能首先要想到的不是完成这个功能,而是这个功能是要给用户使用的。只有这个前提存在了之后才是一个正确的观念。再说完成一个功能的想法错了吗,答案当然是没错的,但是我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完成功能可以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可以当成我们的学习成果,可以编织成为我们的知识网,但是她不是为了用户的使用才存在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完成系统时候的思考方式,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将开发出来给用户使用的系统这一个全局的观点下来开发我们的系统。导致我们的界面做的相当的不人性化,导致我们的数据库设计的不尽合理~
所以到此就是我们这次验收系统最大的感受,当然我知道我自身还有很多的问题,虽然这次验收的结果不尽人意但是恰恰是因为这个不尽人意的结果才让我们成长和学习了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决定重新出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