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学习.12 --- 谓词逻辑(四):解释

本文详细介绍了谓词逻辑的解释过程,包括对一般命题的解释方法、普遍有效式和不可满足式的概念,以及逻辑等值和逻辑蕴含的定义。通过多个例子展示了如何对不同类型的命题进行解释,并探讨了如何确定谓词推论的有效性,强调了在谓词逻辑中不存在确定有效性的一般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面讨论了一般命题的符号化,如果拿到一个符号化的命题,需要对它进行解释,就是符号化的逆过程。比如 F(a),F(a)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对它的解释。F 是谓词,a是谓词常项,如果 “F(x)” 解释为 “x 是人”,“a” 解释为“孔子”,那么 F(a) 就是一个真命题。如果 F(x)同样解释为 “x是人” a 解释为 “黄鹤楼”,那么 F(a)就是一个假命题。

一。解释

对一般命题解释的方法:
a。规定一个非空论域 UD;
b。给每一个谓词常项指定一个属性。
c。给每一个个体常项指定论域中的一个成员。
d。给每一个命题常项指定一个真值。

例1) 考虑命题 ∃x R(x,b)∧ B 的解释。

[解释1]
UD:{江河}
R(x,b) : x 比 b 长
b: 黄河
B: T (即 :真)

那么 ∃x R(x,b) 的意思就是“ 有些江河比黄河长 ”,该命题是真的。 ∃x R(x,b)∧ B 两个合取支都是真的。故整个命题是真的。

假如把 b 解释为“长城”,那么 ∃x R(x,b) 的解释就是“ 有些江河比 长城长”,这是错误的,因为 b 是个体常项,它的取值必须在论域之内

[解释2]
UD:{山峰}
R(x,b) : x 比 b 高
b: 珠穆朗玛峰
B: T (即 :真)

那么 ∃x R(x,b) 的解释就是“ 有些山峰比珠穆朗玛峰高 ”,这显然不是事实。 ∃x R(x,b)∧ B 两个合取支前面一个是假的,故整个命题是假的。

例2) 考虑命题 ∀x ( J(x) ↔ K(x)) 的解释。

[解释1]
UD:{ 正整数 }
J(x) : x 是偶数
K(x): x被2整除

那么 ∀x 量词之后的开语句( J(x) ↔ K(x)) 的解释 就是“ x是偶数 ,当且仅当x能被2整除 ”,∀x 表示论域中的所有成员满足该条件。
∀x ( J(x) ↔ K(x)) 合起来解释就是:对所有的正整数x,x是偶数的条件,当且仅当x能被2整除。这个命题是真的。

我们再给另外一个解释:
[解释2]
UD:{ 正整数 }
J(x) : x 是偶数
K(x): x被4整除

∀x ( J(x) ↔ K(x)) 合起来解释就是:对所有的正整数x,x是偶数的条件,当且仅当x能被4整除。由数学知识我们得知,这个命题是假的。例如,x=6时,不满足。

例3) 考虑命题 ∃y ( H(y,b)∧ R(y,y)) 的解释。

[解释1]
UD:{ 人 }
H(y,b) : y 是b的学生
R(y,y) : y 认识y
b: 柏拉图

开语句( H(y,b)∧ R(y,y))的解释是:y是柏拉图的学生并且y认识他自己。
∃y ( H(y,b)∧ R(y,y)) 合起来的解释就是:至少存在一个人,他是柏拉图的学生并且他认识他自己。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满足这个条件。
因此 存在命题 ∃y ( H(y,b)∧ R(y,y)) 相对于[解释1] 是真的。

[解释2]
UD:{ 正整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