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之RIP协议
目录
注:转载请标明原文出处链接:https://lvxiaowen.blog.youkuaiyun.com/article/details/103919981
一、距离矢量(DV)算法
距离矢量(DV)算法运行在图里面。
每一个节点使用两个向量Di 和Si ;
Di描述的是当前节点到别的节点的距离;
Si描述的是当前节点到别的节点的下一节点;
每一个节点与相邻的节点交换向量Di 和Si 的信息;
每一个节点根据交换的信息更新自己的节点信息。



通过不断计算不断更新。








二、RIP协议的过程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协议是使用DV算法的一种路由协议;
RIP协议把网络的跳数(hop)作为DV算法的距离;
RIP协议每隔30s交换一次路由信息;
RIP协议认为跳数>15的路由则为不可达路由。
(1)RIP协议的过程
1. 路由器初始化路由信息(两个向量Di 和Si)
2. 对相邻路由器X发过来的信息,对信息的内容进行修改(下一跳地址设置为X,所有距离加1)
i. 检索本地路由,将信息中新的路由插入到路由表里面

ii. 检索本地路由,对于下一跳为X的,更新为修改后的信息

iii. 检索本地路由,对比相同目的的距离,如果新信息的距离更小,则更新本地路由表

3. 如果3分钟没有收到相邻的路由信息,则把相邻路由设置为不可达(16跳)

(2)RIP协议的优缺点
实现简单,开销很小;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坏消息传的慢”,更新收敛时间过长。
参考资料:
RIP协议详解
本文深入解析RIP协议,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文章详细阐述了RIP协议的工作过程,包括初始化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及处理不可达路由的机制,并讨论了其优缺点。
181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