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的舒适区

今天在听完一场分享之后,突然蹦出了一个名词——拒绝的舒适区

舒适区是很多人向往并为之追求的,我也不例外。在当初自己有目标的时刻是那样的充满动力。

后来在前行的道路上逐渐的遗忘了些啥。还记得自己的目标是啥吗?

为了不忘自己的目标,自己要学会拒绝,拒绝舒适,拒绝待在拒绝的舒适区中。切莫让自己深陷拒绝的泥沼。

### 如何实现和优化定时任务线程池 #### 配置线程池以支持定时任务 在 Spring Boot 中,为了使应用程序能够执行定时任务,需先启用定时任务的支持。这通常通过 `@EnableScheduling` 注解完成,在任何配置类上添加此注解即可开启定时任务功能[^1]。 对于更细粒度的控制以及性能上的考虑,则建议自定义线程池用于处理这些定时任务。可以通过 Java Config 或者 properties/yml 文件的方式来进行配置。当采用编程的方式来设定线程池参数时,推荐的做法是创建一个实现了 `SchedulingConfigurer` 接口的 Bean,并重写其中的方法来自定义 `ThreadPoolTaskScheduler` 实例。 ```java @Configuration @EnableScheduling public class SchedulerConfig implements SchedulingConfigur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figureTasks(ScheduledTaskRegistrar taskRegistrar) { ThreadPoolTaskScheduler threadPoolTaskScheduler = new ThreadPoolTaskScheduler(); // 设置线程池大小 threadPoolTaskScheduler.setPoolSize(20); // 设置线程名称前缀 threadPoolTaskScheduler.setThreadNamePrefix("scheduled-task-"); // 初始化线程池 threadPoolTaskScheduler.initialize(); taskRegistrar.setTaskScheduler(threadPoolTaskScheduler); } }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通过编程方式指定线程池的相关属性,如最大线程数、线程名前缀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还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因为线程池内的线程会被重复利用而不是每次都重新创建新的线程实例[^2]。 #### 线程池的工作机制与优化策略 在线程池的设计中,确保预分配一定数量的工作线程至关重要。每当有新任务到来时,如果当前活跃线程数目未达到上限,则会尝试新增加一条线程;反之则会让等待中的任务进入队列直到有可用线程为止。值得注意的是,`ensurePrestart` 方法内部调用 `addWorker` 来启动一个新的工作者线程,从而保证有足够的线程来立即处理即将到来的任务请求[^3]。 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还可以进一步微调线程池的行为模式: - **核心线程数 vs 最大线程数**:合理设置这两个数值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平衡即时性和成本效益。 - **保持活动时间**:指定了闲置线程存活的时间长度之后再被回收释放掉,这对于那些具有波动性负载特征的服务尤为重要。 - **拒绝策略**:当提交给线程池的任务过多以至于超过了其承载能力的时候所采取的动作,例如抛出异常或是丢弃最旧/最新的任务项。 最后,考虑到实际应用环境下的复杂情况,可能还需要引入监控手段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瓶颈所在之处并对症下药加以改进。
评论 1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