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nceof 运算符的前一个操作数是一个引用类型变量,后一个操作数通常是一个类(也可以是一个接口),它用于判断前面的对象是否是后面的类或其子类,实现类的实例。如果是,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代码
public class Instanceof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声明hello时使用Object类,则hello的编译类型是Object
//Object类是所有类的父类,但hello变量的实际类型是String
Object hello = "Hello";
//String类是Object类的子类,可以进行instanceof运算,返回true
System.out.println("字符串是否是Object类的实例:"+(hello instanceof Object));
//返回true
System.out.println("字符串是否是String类的实例:"+(hello instanceof String ));
//Math类是Object类的子类,可以进行instanceof运算,返回false
System.out.println("字符串是否是Math类的实例:"+(hello instanceof Math));
//String类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所以返回true
System.out.println("字符串是否是Comparable类的实例:"+(hello instanceof Comparable));
String a = "Hello";
//String类既不是Math类,也不是Math类的父类
//所以下面代码编译无法通过
//System.out.println("字符串是否是Math类的实例:"+(a instanceof Math));
}
}
上面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字符串是否是Object类的实例:true
字符串是否是String类的实例:true
字符串是否是Math类的实例:false
字符串是否是Comparable类的实例:true
最下面被我注释的代码编译是不能通过的,这个需要我们注意:
instanceof运算符前面的操作数的编译时类型要么与后面的类相同,要么与后面的类具有父子继承关系,否则会引起异常。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怎么应用的
//obj变量编译时类型为Object,是String类的父类
//而obj变量实际上是Integer类型
Object obj = new Integer(5);
String str = (String)obj;
//故以上两行代码是不能成功运行的,会引发ClassCastException异常
所以进行类型转换之前应先通过instanceof运算符来判断是否可以成功转换,可以将代码改为
Object obj = new Integer(5);
if(obj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str = (String)obj;
}
最后总结一下instanceof运算符的作用:在进行强制类型转换的之前,首先判断前一个对象是否是后一个对象类的实例,是否可以成功转换,保证代码的健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