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屏障

1.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
  #define set_mb(var, value) do { var = value; mb(); } while (0)
  #define mb() __asm__ __volatile__ ("" : : : "memory")

1)set_mb(),mb(),barrier()函数追踪到底,就是__asm__ __volatile__("":::"memory"),而这行代码就是内存屏障。
2)__asm__用于指示编译器在此插入汇编语句
3)__volatile__用于告诉编译器,严禁将此处的汇编语句与其它的语句重组合优化。即:原原本本按原来的样子处理这这里的汇编。
4) memory强制gcc编译器假设RAM所有内存单元均被汇编指令修改,这样cpu中的registers和cache中已缓存的内存单元中的数据将作废。cpu将不得不在需要的时候重新读取内存中的数据。这就阻止了cpu又将registers,cache中的数据用于去优化指令,而避免去访问内存。
5)"":::表示这是个空指令。barrier()不用在此插入一条串行化汇编指令。在后文将讨论什么叫串行化指令。
6)__asm__,__volatile__,memory在前面已经解释

 

简单点说,用pause可以提示CPU接下来的指令序列是用来自旋等待,就不用做memory reorder了,cache什么的也不用废掉了——要知道,cache是很宝贵的资源啊。这指令还有附送的功能——减少能耗。其实内核代码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快,快,更加快,这条指令还有附送功能,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写pause而要写rep;nop呢?理论上是等价的,但是实际上为什么不这样做,不好意思,不清楚。但是可以确定是的pause是Pentium 4才引入的,也许大家比较怀旧所以还用rep;nop也说不定。

So,以后写应用程序而又蛋痛写了循环等待的话,不妨也用用pause吧。不过我想会在应用程序中写循环等待这么傻的代码的程序员,应该也想不到用pause去节能减排兼提速了吧,伤脑筋。

 
http://blog.youkuaiyun.com/ture010love/article/details/7651536
在x86的64位CPU中,mb()宏实际为:
asm volatile("sfence" ::: "memory")。
volatile告诉编译器严禁在此处汇编语句与其它语句重组优化,memory强制编译器假设RAM所有内存单元均被汇编指令修改,"sfence" ::: 表示在此插入一条串行化汇编指令sfence。
mfence:串行化发生在mfence指令之前的读写操作
lfence:串行化发生在mfence指令之前的读操作、但不影响写操作
sfence:串行化发生在mfence指令之前的写操作、但不影响读操作


读写屏障像一堵墙,所有在设置读写屏障之前发起的内存访问,必须先于在设置屏障之后发起的内存访问之前完成,确保内存访问按程序的顺序完成。

volatile,memory针对编译器

mfence等针对cpu,不准上下颠倒的读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