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 a = -1;
unsigned int b = a;
cout<<b;
有符号类型和无符号类型进行运算的时候,都会转换为无符号类型,-1在内存中以补码形式表示是全1,那么变为无符号类型也就是2^32-1.
很多陷阱都是设置在有符号无符号类型转换中,包括赋值运算法,关系运算符等等。
拓展:最大的正数加1变为最小的负数,最小的负数减1变为最大的正数。
补码减法
补码的减法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的加法。
比如 7 - 6, 就等于7 + (-6).
7的补码为000001116的补码为00000110
6的相反数11111010连同符号位各位取反加一,和7相加等于00000001
2 为什么要进行内存对齐
1、平台原因(移植原因):不是所有的硬件平台都能访问任意地址上的任意数据的;某些硬件平台只能在某些地址处取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否则抛出硬件异常。
2、性能原因:数据结构(尤其是栈)应该尽可能地在自然边界上对齐。原因在于,为了访问未对齐的内存,处理器需要作两次内存访问;而对齐的内存访问仅需要一次访问。
每个特定平台上的编译器都有自己的默认“对齐系数”(也叫对齐模数)。程序员可以通过预编译命令#pragma pack(n),n=1,2,4,8,16来改变这一系数,其中的n就是你要指定的“对齐系数”。
3 C++通过new 和delete进行内存管理,如果new一个对象,这个对象中成员变量还是对象的话,那么当delete这个对象的时候,还需要对成员对象进行操作吗
答:不需要,因为每个类都会有析构方法,如果类中包含其他的类对象,在当前对象析构之前,就会调用成员的析构方法。构造的时候也是要调用成员构造方法。
4 数据库索引http://baike.baidu.com/view/2079871.htm
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使用索引可快速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信息。
索引分为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两种,聚簇索引 是按照数据存放的物理位置为顺序的,而非聚簇索引就不一样了;聚簇索引能提高多行检索的速度,而非聚簇索引对于单行的检索很快。
下层所用的数据结构是B树http://www.cnblogs.com/oldhorse/archive/2009/11/16/1604009.html
B树 即二叉搜索树:
1.所有非叶子结点至多拥有两个儿子(Left和Right);
2.所有结点存储一个关键字;
3.非叶子结点的左指针指向小于其关键字的子树,右指针指向大于其关键字的子树;
B-树
是一种多路搜索树(并不是二叉的):
1.定义任意非叶子结点最多只有M个儿子;且M>2;
2.根结点的儿子数为[2, M];
3.除根结点以外的非叶子结点的儿子数为[M/2, M];
4.每个结点存放至少M/2-1(取上整)和至多M-1个关键字;(至少2个关键字)
5.非叶子结点的关键字个数=指向儿子的指针个数-1;
6.非叶子结点的关键字:K[1], K[2], …, K[M-1];且K[i] < K[i+1];
7.非叶子结点的指针:P[1], P[2], …, P[M];其中P[1]指向关键字小于K[1]的
子树,P[M]指向关键字大于K[M-1]的子树,其它P[i]指向关键字属于(K[i-1], K[i])的子树;
8.所有叶子结点位于同一层;
B-树的特性:
1.关键字集合分布在整颗树中;
2.任何一个关键字出现且只出现在一个结点中;
3.搜索有可能在非叶子结点结束;
4.其搜索性能等价于在关键字全集内做一次二分查找;
5.自动层次控制;
B+树
B+树是B-树的变体,也是一种多路搜索树:
1.其定义基本与B-树同,除了:
2.非叶子结点的子树指针与关键字个数相同;
3.非叶子结点的子树指针P[i],指向关键字值属于[K[i], K[i+1])的子树
(B-树是开区间);
5.为所有叶子结点增加一个链指针;
6.所有关键字都在叶子结点出现;
B+的特性:
1.所有关键字都出现在叶子结点的链表中(稠密索引),且链表中的关键字恰好
是有序的;
2.不可能在非叶子结点命中;
3.非叶子结点相当于是叶子结点的索引(稀疏索引),叶子结点相当于是存储
(关键字)数据的数据层;
4.更适合文件索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