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QL在创建新的表的时候,会同样创建文件,根据不同类型的存储引擎,生产的文件不一样。首先,默认的文件保存路径: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Application Data\MySQL\MySQL Server 5.6\data,里面就可以看到创建的数据库名称,在数据库汇总就是表文件了。myisam 的存储引擎的文件是:myisamtable.frm(存储表定义),myisamtable.MYD(存储数据),myisamtable.MYI(存储索引)。
SQL优化:
1)使用show status 查看sql的执行频率。
Com_select | 7 表示执行select的操作次数,一次select累加1.
Com_insert | 7 表示执行insert的操作次数,批量插入也算做一次插入
Com_update 表示执行update的操作次数,一次select累加1.
Com_delete 表示执行delete的操作次数,一次select累加1.
以上四种操作针对所有的存储引擎表都会存在,但是下面的只是在innodb存储引擎中
Innodb_rows_read | 4395008 | 表示select查询返回的行数
Innodb_rows_deleted | 2 | 表示执行删除的行数
Innodb_rows_inserted | 56 | 表示执行插入的行数
Innodb_rows_updated | 4 | 表示执行更新的行数其次的一次类推。- 定位效率执行较低的语句
1)查看日志;通过查询日志确定哪些执行效率较低的语句。
2) 慢查询的日志在查询结束后才可以查看,这不是很方便,可以使用show processlist命令查看当前MySQL中进行线程,包括线程的状态,是否锁表等信息都可以查看,可是实时查看SQL的执行情况。
3.使用索引
1).使用规则要求多列索引的情况下,只要查询条件中用到了最左边的列,索引一般就会被应用。
2).对like的查询,后面如果是常量,则%不应该在第一个字符,这样索引才是有效的。
3) column is null.会使用索引。
4.不适用索引
1)数据少的时候,这时候不使用索引可能更快。
2)where中不是使用=号,而是不等的条件。
3)or关键字,or前一个字段存在索引,后一个字段不存在索引,则都不会使用索引。
5.索引使用效率查看
show status like ‘Handler_read%’ 查看索引的使用情况,如图:
Handler_read_key代表一个行被索引值读的次数,值很低表名增加索引得到的性能的改善不高,因为索引并不经常使用。
Handler_read_rnd_next 值高,则说明查询的效率比较低,并且应该建立索引,该值是指在数据文件中读下一行的请求数,如果在进行大量的标扫描,则该值较高,说明索引不正确,或者使用过程不正确。

399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