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信安全

本文介绍了从2G到4G移动通信安全策略的演进过程。2G存在诸多安全漏洞,如单向认证、非端到端加密等;3G通过双向认证、完整性保护等措施提升了安全性;4G则强制实施数据传输加密,进一步增强了通信安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手机通信经历了2G、3G、4G的演进,其安全策略也在不断的演进。

2G 其安全机制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
a)认证是单向的,只有网络对用户的认证,而没有用户对网络的认证,因此存在安全漏洞。非法的设备(如基站)可以伪装成合法的网络成员,从而欺骗用户,窃取用户信息。
b)加密不是端到端的,只在无线信道部分加密(即在MS和BTS之间),在固定网中没有加密(采用明文传输),给攻击者提供了机会。
c)移动台和网络问的大多数信令信息是非常敏感的,需要得到完整性保护。而在GSM网络中,没有考虑数据完整性保护的问题,如果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被篡改也难以发现。
d)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进步,计算速度不断提高,解密技术也不断发展。GSM中使用的加密密钥长度是64 bit,采用现在的解密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被破解。

针对2G的安全问题,3G进行了如下改进。
a)实现了双向认证。不但提供基站对MS的认证,也提供了MS对基站的认证,可有效防止伪基站攻击。
b)提供了接入链路信令数据的完整性保护。
c)密钥长度增加为128 bit,改进了算法。d)3GPP接人链路数据加密延伸至无线接入控制器(RNC)。
e)3G的安全机制还具有可拓展性,为将来引入新业务提供安全保护措施。
f)3G能向用户提供安全可视性操作,用户可随时查看自己所用的安全模式及安全级别。
g)在密钥长度、算法选定、鉴别机制和数据完整性检验等方面,3G的安全性能远远优于2G。

4G针对3G的改进
a)在3G下,数据传输加密是可选的,而在4G下,数据传输加密是强制的。

针对通信网络的攻击
1、2G网络由于缺乏双向认证,所以移动终端倍受伪基站的攻击。
2、2G网络在我国运营商侧没有配置加密,所以 语音、数据并没有实行加密,窃听、嗅探非常容易。
   3G网络其加密项也是可选的,需要依赖运营商的配置,语音、数据有可能没有实行加密。
3、4G网络是强制的加密的,所以可以保证安全。

另外联通和电信的手机在打电话和发短信时会从4G回落,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事项。

1、移动手机:
   A、在4G情况下打电话、发送短信,先回落到2G,然后再尝试3G。
   B、在3G情况下可以直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
2、联通手机
   A、在4G情况下打电话、发送短信,会先尝试3G,然后在尝试2G、
   B、在3G情况下可以直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

由于GSM网络安全很差,从这个意义来讲,联通的手机要较安全性略高一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