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
------页面缓存: html、js、CSS等,这些缓存资源是由于浏览器的行为而产生;
----------AppCache: Cache Manifest 操作; 需要服务器 与 客户端 相互配合; 所有的缓存数据都由开发者直接完全地掌控。
----------DOM Storage(Web Storage): local storage; session storage; 存储一些简单的用key/value对即可解决的数据
HTML 5 Web 存储
在客户端存储数据
HTML5 提供了两种在客户端存储数据的新方法:
- localStorage - 没有时间限制的数据存储
- sessionStorage - 针对一个 session 的数据存储
之前,这些都是由 cookie 完成的。但是 cookie 不适合大量数据的存储,因为它们由每个对服务器的请求来传递,这使得 cookie 速度很慢而且效率也不高。
在 html5 中,数据不是由每个服务器请求传递的,而是只有在请求时使用数据。它使在不影响网站性能的情况下存储大量数据成为可能。
对于不同的网站,数据存储于不同的区域,并且一个网站只能访问其自身的数据。
Html5 使用 JavaScript 来存储和访问数据。
localStorage 方法
localStorage 方法存储的数据没有时间限制。第二天、第二周或下一年之后,数据依然可用。
如何创建和访问 localStorage:
实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localStorage.lastname="Smith";
document.write(localStorage.lastname
); </script>
下面的例子对用户访问页面的次数进行计数:
实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f (localStorage.pagecount
) { localStorage.pagecount=Number(localStorage.pagecount
) +1; } else {localStorage.pagecount
=1; } document.write("Visits "+localStorage.pagecount
+ " time(s)."); </script>
sessionStorage 方法
sessionStorage 方法针对一个 session 进行数据存储。当用户关闭浏览器窗口后,数据会被删除。
如何创建并访问一个 sessionStorage:
实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sessionStorage.lastname="Smith";
document.write(sessionStorage.lastname
); </script>
下面的例子对用户在当前 session 中访问页面的次数进行计数:
实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f (sessionStorage.pagecount
) { sessionStorage.pagecount=Number(sessionStorage.pagecount
) +1; } else {sessionStorage.pagecount
=1; } document.write("Visits "+sessionStorage.pagecount
+" time(s) this session."); </script>
HTML 5 应用程序缓存
http://www.w3school.com.cn/html5/html_5_app_cache.asp
使用 HTML5,通过创建 cache manifest 文件,可以轻松地创建 web 应用的离线版本。
什么是应用程序缓存(Application Cache)?
HTML5 引入了应用程序缓存,这意味着 web 应用可进行缓存,并可在没有因特网连接时进行访问。
应用程序缓存为应用带来三个优势:
- 离线浏览 - 用户可在应用离线时使用它们
- 速度 - 已缓存资源加载得更快
- 减少服务器负载 - 浏览器将只从服务器下载更新过或更改过的资源。
HTML5 Cache Manifest 实例
下面的例子展示了带有 cache manifest 的 HTML 文档(供离线浏览):
实例
<!DOCTYPE HTML>
<html manifest="demo.appcache"
>
<body>
The content of the document......
</body>
</html>
Cache Manifest 基础
如需启用应用程序缓存,请在文档的 <html> 标签中包含 manifest 属性:
<!DOCTYPE HTML> <html manifest="demo.appcache"> ... </html>
每个指定了 manifest 的页面在用户对其访问时都会被缓存。如果未指定 manifest 属性,则页面不会被缓存(除非在 manifest 文件中直接指定了该页面)。
manifest 文件的建议的文件扩展名是:".appcache"。
请注意,manifest 文件需要配置正确的 MIME-type,即 "text/cache-manifest"。必须在 web 服务器上进行配置。
Manifest 文件
manifest 文件是简单的文本文件,它告知浏览器被缓存的内容(以及不缓存的内容)。
manifest 文件可分为三个部分:
- CACHE MANIFEST - 在此标题下列出的文件将在首次下载后进行缓存
- NETWORK - 在此标题下列出的文件需要与服务器的连接,且不会被缓存
- FALLBACK - 在此标题下列出的文件规定当页面无法访问时的回退页面(比如 404 页面)
CACHE MANIFEST
第一行,CACHE MANIFEST,是必需的:
CACHE MANIFEST /theme.css /logo.gif /main.js
上面的 manifest 文件列出了三个资源:一个 CSS 文件,一个 GIF 图像,以及一个 javascript 文件。当 manifest 文件加载后,浏览器会从网站的根目录下载这三个文件。然后,无论用户何时与因特网断开连接,这些资源依然是可用的。
NETWORK
下面的 NETWORK 小节规定文件 "login.asp" 永远不会被缓存,且离线时是不可用的:
NETWORK: login.asp
可以使用星号来指示所有其他资源/文件都需要因特网连接:
NETWORK: *
FALLBACK
下面的 FALLBACK 小节规定如果无法建立因特网连接,则用 "offline.html" 替代 /html5/ 目录中的所有文件:
FALLBACK: /html5/ /404.html
注释:第一个 URI 是资源,第二个是替补。
更新缓存
一旦应用被缓存,它就会保持缓存直到发生下列情况:
- 用户清空浏览器缓存
- manifest 文件被修改(参阅下面的提示)
- 由程序来更新应用缓存
实例 - 完整的 Manifest 文件
CACHE MANIFEST # 2012-02-21 v1.0.0 /theme.css /logo.gif /main.js NETWORK: login.asp FALLBACK: /html5/ /404.html
重要的提示:以 "#" 开头的是注释行,但也可满足其他用途。应用的缓存会在其 manifest 文件更改时被更新。如果您编辑了一幅图片,或者修改了一个 JavaScript 函数,这些改变都不会被重新缓存。更新注释行中的日期和版本号是一种使浏览器重新缓存文件的办法。
关于应用程序缓存的注释
请留心缓存的内容。
一旦文件被缓存,则浏览器会继续展示已缓存的版本,即使您修改了服务器上的文件。为了确保浏览器更新缓存,您需要更新 manifest 文件。
注释:浏览器对缓存数据的容量限制可能不太一样(某些浏览器设置的限制是每个站点 5MB)。
WebView的缓存可以分为页面缓存和数据缓存。
页面缓存是指加载一个网页时的html、JS、CSS等页面或者资源数据。这些缓存资源是由于浏览器的行为而产生,开发者只能通过配置HTTP响应头影响浏览器的行为才能间接地影响到这些缓存数据。
他们的索引存放在/data/data/package_name/databases下。他们的文件存放在/data/data/package_name/cache/xxxwebviewcachexxx下。文件夹的名字在2.x和4.x上有所不同,但都文件夹名字中都包含webviewcache。
数据缓存分为两种:AppCache和DOM Storage(Web Storage)。他们是因为页面开发者的直接行为而产生。所有的缓存数据都由开发者直接完全地掌控。
AppCache使我们能够有选择的缓冲web浏览器中所有的东西,从页面、图片到脚本、css等等。尤其在涉及到应用于网站的多个页面上的CSS和JavaScript文件的时候非常有用。其大小目前通常是5M。
在Android上需要手动开启(setAppCacheEnabled),并设置路径(setAppCachePath)和容量(setAppCacheMaxSize)
android中Webkit使用一个db文件来保存AppCache数据(my_path/ApplicationCache.db)
如果需要存储一些简单的用key/value对即可解决的数据,DOM Storage是非常完美的方案。根据作用范围的不同,有Session Storage和Local Storage两种,分别用于会话级别的存储(页面关闭即消失)和本地化存储(除非主动删除,否则数据永远不会过期)。
在Android中可以手动开启DOM Storage(setDomStorageEnabled),设置存储路径(setDatabasePath)
Android中Webkit会为DOM Storage产生两个文件(my_path/localstorage/http_h5.m.taobao.com_0.localstorage和my_path/localstorage/Databases.db)
另外,在Android中清除缓存时,如果需要清除Local Storage的话,仅仅删除Local Storage的本地存储文件是不够的,内存里面有缓存数据。如果再次进入页面,Local Storage中的缓存数据同样存在。需要杀死程序运行的当前进程再重新启动才可以。
---------------------------------------------------------------------------------------------------------------------------------------------------------------------------------------------------------------------------------
HTML5的离线应用功能可以使得WebApp即使在网络断开的情况下仍能正常使用,这是个非常有用的功能。近来工作中也要用到HTML5离线应用功能,由于是在Android平台上做,所以自然而然的选择Webview来解析网页。但如何使Webivew支持HTML5离线应用功能呢,经过反复摸索和上网查找资料,反复做试验终于成功了。
首先需配置webview的的一些属性,假设activity中已经有了一个Webview的实例对象,名为m_webview,然后增加以下代码:
其次要修改http服务器中的配置,使其支持text/cache-manifest,我使用的是apache服务器,是windows版本的,在apache的conf文件夹中找到mime.types文件,打开后在文件的最后加上
“text/cache-manifest mf manifest”,重启服务器即可。这一步很重要,我就是因为服务器端没有配置这个,所以失败了好多次,最后是在附录链接1的回复中找到的线索。
经过以上设置Webview就可以支持HTML5的离线应用了。
附录链接1中说缓冲目录应该是getApplicationContext().getCacheDir().getAbsolutePath();但我经过试验后发现设置那个目录不起作用,可能是Android版本不同吧,我的是Android4.0.3,而他的可能是以前的Android版本吧。
缓冲目录使用getApplicationContext().getDir("cache", Context.MODE_PRIVATE).getPath()是从附录链接2中找到的线索。
附录链接:
1.http://alex.tapmania.org/2010/11/html5-cache-android-webview.html
2.http://johncookie.iteye.com/blog/1182459
3.HTML5 Offline官方文档:http://www.w3.org/TR/html5/offline.html#manifests
原因:
webview加载 服务端的网页,为了减少访问压力,用html5缓存技术,本地建了数据库,在手机浏览器里 可以显示页面,换成webView就不行了。
解决范例:
Activity code:
HTML5 page source code:
其他设置还有:
settings.setCacheMode(WebSettings.LOAD_DEFAULT); // 默认使用缓存
settings.setAppCacheMaxSize(8*1024*1024); //缓存最多可以有8M
settings.setAllowFileAccess(true); // 可以读取文件缓存(manifest生效)
in WebChromeClient :
or:
按照范例,我成功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而且之前弹出框所出现的找不到数据(提示:underfine)也解决了,这个应该是当初数据库没设所引起的。
一、网页缓存
1、缓存构成
/data/data/package_name/cache/
/data/data/package_name/database/webview.db
/data/data/package_name/database/webviewCache.db
2、缓存模式
较难理解的是以下两个模式:
LOAD_DEFAULT,根据cache-control决定是否从网络上取数据。
LOAD_CACHE_ELSE_NETWORK,只要本地有,无论是否过期,或者no-cache,都使用缓存中的数据。
如:m.taobao.com的cache-control为no-cache,在模式LOAD_DEFAULT下,无论如何都会从网络上取数据,如果没有网络,就会出现错误页面;在LOAD_CACHE_ELSE_NETWORK模式下,无论是否有网络,只要本地有缓存,都使用缓存。本地没有缓存时才从网络上获取。
m.sina.com.cn的cache-control为max-age=60,在两种模式下都使用本地缓存数据。
总结:根据以上两种模式,建议缓存策略为,判断是否有网络,有的话,使用LOAD_DEFAULT,无网络时,使用LOAD_CACHE_ELSE_NETWORK。
3、清除缓存
clearCache(boolean)。
CacheManager.clear。高版本中需要调用隐藏API。
4、控制大小
无系统API支持。
可选方式:定时统计缓存大小、按时间顺序删除缓存。
二、H5缓存
1、缓存构成
根据setAppCachePath(String appCachePath)提供的路径,在H5使用缓存过程中生成的缓存文件。
2、缓存模式
无模式选择,通过setAppCacheEnabled(boolean flag)设置是否打开。默认关闭,即,H5的缓存无法使用。
3、清除缓存
找到调用setAppCachePath(String appCachePath)设置缓存的路径,把它下面的文件全部删除就OK了。
4、控制大小
通过setAppCacheMaxSize(long appCacheMaxSize)设置缓存最大容量,默认为Max Integer。
同时,可能通过覆盖WebChromeClient.onReachedMaxAppCacheSize(long requiredStorage, long quota, WebStorage.QuotaUpdater quotaUpdater)来设置缓存超过先前设置的最大容量时的策略。
三、参考网址
以下地址有关于H5缓存的一些内幕,如每个Application只调用一次WebSettings.setAppCachePath(),WebSettings.setAppCacheMaxSize()被忽略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仔细阅读和实验。
http://code.google.com/p/android/issues/detail?id=2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