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a数组操作之数组转换

本文探讨了使用Scala的函数式编程特性对数组进行高效转换的方法,包括使用yield进行数组转换,结合if守卫筛选元素,以及通过filter和map组合实现更复杂的数组处理逻辑。同时,提供了移除数组中特定元素的算法案例,展示了如何优化性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使用yield和函数式编程转换数组
  

  // 对Array进行转换,获取的还是Array
    val a = Array(1, 2, 3, 4, 5)
    val a2 = for (ele <- a) yield ele * ele
    // 对ArrayBuffer进行转换,获取的还是ArrayBuffer
    val b = ArrayBuffer[Int]()
    b += (1, 2, 3, 4, 5)
    val b2 = for (ele <- b) yield ele * ele
    // 结合if守卫,仅转换需要的元素
    val a3 = for (ele <- if ele % 2 == 0) yield ele * ele

    // 使用函数式编程转换数组(通常使用第一种方式)
    a.filter(_ % 2 == 0).map(2 * _)
    a.filter { _ % 2 == 0 } map { 2 * _ }

算法案例:移除第一个负数之后的所有负数
  

  // 构建数组
    val a = ArrayBuffer[Int]()
    a += (1, 2, 3, 4, 5, -1, -3, -5, -9)

    // 每发现一个第一个负数之后的负数,就进行移除,性能较差,多次移动数组
    var foundFirstNegative = false
    var arrayLength = a.length
    var index = 0
    while (index < arrayLength) {
      if (a(index) >= 0) {
        index += 1
      } else {
        if (!foundFirstNegative) { foundFirstNegative = true; index += 1 }
        else { a.remove(index); arrayLength -= 1 }
      }
    } 

算法案例:移除第一个负数之后的所有负数(改良版)
  

  // 重新构建数组
    val a = ArrayBuffer[Int]()
    a += (1, 2, 3, 4, 5, -1, -3, -5, -9)

    // 每记录所有不需要移除的元素的索引,稍后一次性移除所有需要移除的元素
    // 性能较高,数组内的元素迁移只要执行一次即可
    var foundFirstNegative = false
    val keepIndexes = for (i <- 0 until a.length if !foundFirstNegative || a(i) >= 0) yield {
      if (a(i) < 0) foundFirstNegative = true
      i
    }
    for (i <- 0 until keepIndexes.length) { a(i) = a(keepIndexes(i)) }
    a.trimEnd(a.length - keepIndexes.length)


 

### Scala 中 `Array` 的 `apply` 方法 在 Scala 中,`Array` 是一种固定大小的序列集合。通过 `apply` 方法可以从数组中获取特定索引位置上的元素[^1]。 #### 获取单个元素 下面展示如何利用 `apply` 方法访问数组中的某个具体元素: ```scala val numbers = Array(10, 20, 30, 40, 50) println(s"The element at index 2 is ${numbers.apply(2)}") // 输出 The element at index 2 is 30 ``` 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名为 `numbers` 的整型数组,并使用 `apply` 方法读取索引为 2 处的值(即第三个元素),结果为 30。 #### 结合其他函数一起工作 除了单独用于检索数据外,`apply` 还经常与其他高阶函数配合使用来处理复杂逻辑: ```scala val data = Array("apple", "banana", "orange") // 找到长度大于等于6的第一个字符串并打印出来 data.find(_.length >= 6).foreach(word => println(s"Found word with length>=6: $word")) ``` 在这个例子中虽然没有直接看到 `apply` 函数的应用,但实际上当调用像 `find()` 或者 `foreach()` 等方法时内部都会涉及到对各个元素的操作——这背后就依赖于 `apply` 来完成实际的数据存取操作。 #### 创建新数组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借助 `apply` 构造新的数组实例。不过这种方式更常见于可变集合类型如 `Buffer` 或者不可变类型的工厂方法里;对于基本类型的 `Array` 则通常采用字面量形式定义或通过 `ofDim` 工厂方法初始化。 ```scala import scala.collection.mutable.ArrayBuffer val buffer = ArrayBuffer[Int]() buffer += (1 to 5): _* // 添加一系列数值至缓冲区 println(buffer.toArray) // 将其转换成普通数组输出 [1,2,3,4,5] ``` 尽管上述示例主要展示了关于 `ArrayBuffer` 的应用,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容器间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 `apply` 的作用机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