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客

1.最近一次坐13路,司机跟我见过的任何一位南昌公交车司机不太一样,到达站台,他会拿起司机专用的话筒,用生硬的普通话说“欢迎乘坐13路公交车,请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还会提醒乘客在此站可以换成哪几路公交车,服务可谓周到,如果下车可以从前门,我一定会去对他竖起大拇指。我不知道南昌的公交车司机中有几个能做到这样,我也不期望能再多一个,我想的是另外的东西——身处再烂的团队中,也不能丢掉那颗向上的心。

2.看到某大牛在微博上发的推,好奇进入一个新网站花瓣,努力思考这玩意儿有什么用,于是到百度上搜索、看其他人的评论,发现也是一个C2C(Copy to China)网站,还不是第一家,之前还有mark之、堆糖网、迷尚网、Topit.me、拼范网,都是模仿Pinterest,我的关注点并不在谴责他们抄袭,因为这档子事我们已经见多不怪了。看了一些新闻,都是说此类新型的web2.0网站正在颠覆人们传统的搜索观念云云,人们开始通过关注的人,身边的好友或网络上的好友名人分享或喜欢的东西来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通过诸如baidu,google 的算法(或经过改动加入某取向的算法)结果找到自己想得到的事物。但是因此我产生了几个担忧:1)信息获取面窄了。如果人们正在越来越多的依赖微博、sns、类似Pinterest或点点的分享网站,他们的信息获取途径是不是缩小了,因为这些网站都有个共同点:关注或加好友,从而形成了圈子。每个用户只能看到他关注的人,只能获取他所在圈子的信息。当然,这些人是他喜欢的,也许有着共同的兴趣,但他只能从这些信息中过滤信息,而不能获得其他圈子外的信息。2)更容易受他人影响。圈子更加内聚,喜欢的人更喜欢。也许之前不关心某些事物,但由于圈子中某人或某些人的热衷,也使自己慢慢在意,接受并喜欢了。

当然,也许我是多虑了,毕竟圈子与圈子间不是间隔的,而是有重叠的,上述问题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也已经存在了。我是一个迂腐的人,喜欢新事物,但也不希望老家伙走得太快。

话说,我也产生了一个新点子。

3.“研究生到了工作中也要体现出与本科生的不同,那是研究能力的不同,没事写个文章发发。” ——某老师

“大部分研究生实际上都在补本科生的功课。” ——另某老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