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下标越界——Ada应用实例之三
一个实现字符串读入和排序的C程序,在VC中编译、运行可产生正确结果,但在TC中编译、运行却产生错误结果(原帖地址),这是什么原因?
该程序中有如下语句:
#define N 5
char cs[N][20];
char * ptstr[N+1];
int i=0,j;
printf("Press [Enter] at a line's start to stop,/nInput %d countries' names:/n",N);
while(gets(cs[i])!=NULL&&cs[i][0]!='/0')
{
ptstr[i]=cs[i];
i++;
}
当输入5个数据后,为了表示输入结束,还需输入一个回车,这个回车被gets接收后实际存放在cs[5]中(此时i=5),而cs[5]已经越界。
在TC编译的目标码中,按变量声明的次序依次分配内存单元。对于该程序,变量地址的顺序是cs,ptstr,i,j。因此cs[5]的地址也就是ptstr[0]的地址。gets接收回车后在cs[5]中写入0,这就破坏了ptstr[0]的内容。
但是在VC编译的目标码中,变量地址顺序与声明的次序相反。虽然cs[5]已经越界,但没有破坏ptstr以及其它变量的内容,所以在本程序中没有产生错误后果。
TC和VC都没有对下标越界报错,需要编程者自行分析原因。
如果用Ada编程,那么在运行期间将报告如下错误:
raised CONSTRAINT_ERROR : <源文件名>:<源程序行号> index check failed
Ada有运行时检查数组下标的机制,可以确保程序使用合法的数组下标。虽然检查数组下标会增加运行时间开销,但是各种实验已经表明这个影响是非常小的。
如果编程者能保证程序中对数组下标的处理是正确的,那么可以通过以下语句关闭检查:
pragma Suppress(index_Check);
本文探讨了一个C程序在不同编译环境下因数组下标越界导致的行为差异,并通过Ada语言对比展示了其内置的数组边界检查机制如何帮助避免此类错误。
13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