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生活着土人,他们不愿意被外人打扰,一天,一个探险家到了岛上,被土人抓住,土人的祭司告诉他,你临死前还可以有一个机会留下一句话,如果这句话是真的,你将被烧死,是假的,你将被五马分尸,可怜的探险家如何才能活下来? 答:我将会被五马分尸 2.有两根不均匀分布的香,每根香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一段15分钟的时间? 答:弄断,四个头一块点燃,烧完了一根,再弄断,继续上面的过程,保证同时有四个火点,烧完后就是十五分钟。 3.一只蜗牛从井底爬到井口,每天白天蜗牛要睡觉,晚上才出来活动,一个晚上蜗牛可以向上爬3尺,但是白天睡觉的时候会往下滑2尺,井深10尺,问蜗牛几天可以爬出来? 答:第8天 4.27个小运动员在参加完比赛后,口渴难耐,去小店买饮料,饮料店搞促销,凭三个空瓶可以再换一瓶,他们最少买多少瓶饮料才能保证一人一瓶? 答:19瓶 5.一群人开舞会,每人头上都戴着一顶帽子。帽子只有黑白两种,黑的至少有一顶。每个人都能看到其它人帽子的颜色,却看不到自己的。主持人先让大家看看别人头上戴的是什幺帽子,然后关灯,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打自己一个耳光。第一次关灯,没有声音。于是再开灯,大家再看一遍,关灯时仍然鸦雀无声。一直到第三次关灯,才有劈劈啪啪打耳光的声音响起。问有多少人戴着黑帽子? 答:3人 6:一位卡车司机撞倒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卡车司机受重伤,摩托车手却没事? 答案: 卡车司机当时没有开车 7:有一个人站在两条分岔口的路上,一条是通往诚实的国家,另一条是通往谎话的国家!(诚实国家的人,总是说实话,从不说谎话;而谎话国家的人,总是说谎话,从不说实话! )这个人要去诚实国,正不知怎么办?!突然他看见分岔口有两个人站在那里.(一个是说实话的,一个是说谎话的.但是他不知道哪个是说实话,哪个是说谎话的).问题就来了;他现在只能问他们两个一句话.请问他怎么去诚实国 8:一人被老虎穷追不舍,突然前有条大河, 他不会游泳,但他过去了,为什么? 答案: 吓昏过去了 9:小明和小强都是张老师的学生,张老师的生日是M月N日,两个人都知道张老师的生日是下列十组数中的一组,张老师把M值告诉了小明,把N值告诉了小强,张老师问他们:知道他的生日是那一天?? 3月4日 3月5日 3月8日 6月4日 6月7日 9月1日 9月5日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8日 小明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强肯定也不知道. 小强说:本来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现在知道了. 小明说:哦~那我也知道了. 请根据以上判断 张老师的生日是那一天?(写出分析思路) 思路 1)在日期中,7日、2日 是唯一的。如果老师生日在这两个日期之中,那么小强就会立刻知道老师的生日。 2)如果生日是在 6月或者12月。那么小明就没有充分证据排除 日期是在7日或者2日的可能性,也就没有充分理由做出“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强肯定也不知道”的判断。既然他能做出这样的判断,这说明了生日不是在 6月或者2月。 而是在 3月或者9月。 即生日可能是 3月 4日、5日、8日、9月1日、9月5日。 3)注意上面5个日期中,5日出现了2次。这5个日期已经进入了小强的认识当中。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却敢于说 自己也知道了。这说明 生日不是在5日。 而是应该在 3月4日,3月8日,9月1日。 4)由于老师已经告诉给了小强生日的日期值,即N值。因此,这个时候小强已经可以从N值直接判断上面3个日期(3月4日,3月8日,9月1日)中,哪一天是老师的生日了。 5)接下来,小明又说:“哦,那我也知道了”。因为上面3个选择中,有2个是在3月,而1个是在9月。因此可以从小明的这句话推断出,生日的月份为9月。 6)综上所述,生日为9月1日 10:甲知道两个数,大于1 小于30 的自然数。把和告诉了乙,把积告诉了丙。乙说:我不知到这两个数是什么。丙说:我也不知这两个数是什么乙说:噢,我知道了丙说:噢,我也知道了。问这两个数是? 答案: 1)乙知道两个数的和却不知道这两个数是什么,说明这两个数的和取值范围在4道58之间. 2)丙知道两个数的积却不知道这两个数是什么,说明这两个数的积的组合至少为两种或以上。 再通过两人都说知道而得出答案我们可以推断出在构成这个和的组合里有且只有一组符 合丙所说的条件。 11.两对父子去买帽子,每人买了一顶,却为什么只买了三顶? 答案:祖孙三代人 12.小李喝酒,撞伤了脸,回家怕太太知道会责备,去洗手间对着镜子贴上创口贴,可第二天还是被太太骂了一顿,为什么? 答案:创口贴在镜子上 13.汽车在右转弯时,哪一条轮胎不转? 答案:创备用轮胎 14.一次考试中,一对同桌交了一模一样的考卷,但老师认为他们肯定没有做弊,这是为什么? 答案:白卷 #####################################SUN SCJP题############################################### 1: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String output = ""; public static void foo(int i) { try { if (i == 1) { throw new Exception(); } output += "1"; } catch (Exception e) { output += "2"; return; } finally { output += "3"; } output += "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o(0); foo(1); System.out.println(output); } 答案:13423 2. public class Ch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0; do{ System.out.println("Doing it for i is:"+i); }while(--i>0); System.out.println("Finish"); } } 3. Give the following java class: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atic int x[] = new int[15]; System.out.println(x[5]); } } Which statement is corrected? A. When compile, some error will occur. B. When run, some error will occur. C. Output is zero. D. Output is null. 答案:A 4.Which contains objects without ordering, duplication, or any particular lookup/retrieval mechanism? A. Map B. Set C. List D. Collection E. Enumeration 答案:此题考察“Collection API”的一些知识。实现接口“Set”的类内部所存储的对象是没有顺序,但是允许重复的。另请注意其它几个接口的特征。 5. Which best describes the requirements of a fully encapsulated class? A. Mehtods must not be private. B. Variables must not be public. C. The class must be marked final D. Public methods are all marked final. E. Modification of the objects state is only possible using method calls. 答案:在完全封装类中,一般的定义方式是将所有的成员变量定义为“private”,而将访问这些变量的方法定义为非“private”类型,这样可以在类的外部间接地访问这些变量。所以E选项是最符合这个意思的。 6. Give the following class: public class Ch03 { String str=new String("good"); String ch = "gbc";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03 ch03=new Ch03(); ch03.change(ch03.str,ch03.ch); System.out.println(ch03.str+" and "+ch03.ch); } public void change(String str,String ch){ str="test ok";ch="abc"; } } Which is the output: A. good and abc B. good and gbc C. test ok and abc D. test ok and gbc 7. public class Ch0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tring x = new String("123"); String y = "123"; String z = "123"; if(x==y){ System.out.println("x==y "+true); } if(x.equals(y)){ System.out.println("x==y "+true); } if(y==z){ System.out.println("y==z "+true); } if(y.equals(z)){ System.out.println("y==z "+true); } } } 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tring a = new String ("A"); String b = new String ("B"); operate (a,b); System.out.println(a + "," +b); } static void operate (String x, String y) { y=y+x; y = x; } } 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tringBuffer a = new StringBuffer ("A"); StringBuffer b = new StringBuffer ("B"); operate (a,b); System.out.println(a + "," +b); } static void operate (StringBuffer x, StringBuffer y) { y.append (x); y = x; } 10.public class Parent { public int addValue( int a, int b) { int s; s = a+b; return s; } }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 Which methods can be added into class Child? A. int addValue( int a, int b ){// do something...} B. public void addValue (){// do something...} C. public int addValue( int a ){// do something...} D. public int addValue( int a, int b )throws MyException {//do something...} 11.public class Fo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1; int j = i++; if ((i > ++j) && (i++ == j)) { i += j; } System.out.println(i); } } 12: int b = 12/4; int c = 12*4; int d = 12>>2; int f = 12>>>1; 13. Which are syntactically valid statement at// point x? class Person { private int a; public int change(int m){ return m; } } public class Teacher extends Person { public int b;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Person p = new Person(); Teacher t = new Teacher(); int i; // point x } } A. i = m; B. i = b; C. i = p.a; D. i = p.change(30); E. i = t.b. 翻译在// point x处的哪些申明是句法上合法的。 A:m没有被申明过,不能使用。 B:虽然b是类Teacher的public成员变量,但是在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类中的非静态成员。 C:a是类Person的private成员,在类外不能直接引用。 D:change(int m)方法是public方法,并且返回一个int型值,可以通过类的实例变量p引用并赋值给一个int型变量。 E:b是类Teacher的public成员变量,且是int型,可以通过类的实例变量t引用并赋值给一个int型变量。 6。B 整型数的取值范围是- 2n~2n-1,n表示各种类型的表示位数。 7。B 12个小球,其中11个一模一样,而有1个外表一样,但质量不一样。现在有一个没有刻度的天平,请最多用这个天平称三次,把这个不同的球找出来。 12个球,两边各放六个,必然有一边重一边轻(第一次称)。把较重的一边平均分到两个称盘进行称量,会有两种结果:质量相同,说明要找的球在另六个中,且较轻;如果质量不同,说明那个球在现在所称量的这六个中,且较重(第二次称.).如果质量相同,将另外六个球左一个右一个依次放入,就可以找到比较轻的那个球。如果质量不同,将任意两个球放入,就可以找到比较重的那个球。
SUN认证与I智力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3-08-07 10:45:0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