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

本文回顾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1986年至1994年的初步接触期,通过中科院高能所网络实现了电子邮件通信;1994年至1995年的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建立了中国教育和科研网;1995年之后的商业应用阶段,各商业网络相继建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因特网,Internet,可以理解为多个以太网的集合。

以太网,Ethernet,可以理解为我们小型的局域网。

公用数据网,Public netwokr,分为各种专用网络(如银行网络,公安网络,军事网络等等)。


中国INTERNET的发展历史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l986_l994年,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中科院高能所网络线路,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EMAIL通信。 中国科技界最早使用INTERNET是从l986年开始的。国内一些科研单位,通过长途电话拨号到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联机数据库检索。不久,利用这些国家与INTERNET的连接,进行E.MAIL通信。实现这种通信的单位,先后有北东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承担转发E.MAIL的单位主要在欧洲,如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德国的GMD、瑞士的CERN、挪威、法国等。

        l989年,中国的CHINAPAC(X.25)公用数据网基本开通。CHINAPAC虽然规模不大,但与法国、德国等的公用数据网络(X.25)有国际连接(X.75)。

        l990年开始,国内的北京市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电子部华北计算所、电子部石家庄第54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先后将自己的计算机以x.28或x.25与CHINAPAC相连接。同时,利用欧洲国家的计算机作为网关,在x.25网与ⅠNTERNET之|、司进行转接,使得中国的CHINAPAC科技用户可以与INTERNET用户进行E-MAIL通信。
        l993年3月,中国科学院(CAS)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为了支持国外科学家使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做高能物理实验,开通了一条64KBPS国际数据信道,连接北京西郊的中科院高能所和美国史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运行DECNET协议,还不能提供完全的INTERNET功能,但经SLAC机器的转接,可以实现与INTERNET通信。用户利用局域网或拨号线路登录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VAXll/780(BEPC2)上使用国际网络。有了64KBPS的专线信道,通信能力比国际拨号线路和X.25信道高出数十倍,通信费用降低数.十倍。极大地促进了INTERNET在中国的应用。

        第二阶段从1994-1995年,这一阶段是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北京中关村地区及清华、北大组成NCFC网,于l994年4月开通了国际INTERNET的64KBPs专线连接,同时还设中国最高域名(CN)服务器。这是中国才算真正加入了国际MTERNET行列。此后又建成了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NIC,CAS)于l994年4月完成。该中心自l990年开始,主持了一项“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是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家计委共同投资的项目。项目内容为在中关村地区建设一个超级计算中心,供这一地区的科研用户进行科学计算。为了便于使用超级计算机,将中科院中关村地区的三十多个研究所及北大、清华两所高校,全部用光缆互联在一起。其中网络部分于l993年全部完成,并於1994年3月开通了一条64KBPS的国际线路,连到美国。4月份路由器开通,正式接入了INTERNET。NCFC后来发展成中国科技网(CSTNET)。

        CERNET是中国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国家教委主持建设和管理的全国性教育和科研网络,目的是要把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连接起来,推动这些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和信息资源的交流,并与现有的国际学术计算机网互连。

        第三阶段是1995年以后,该阶段开始了商业应用阶段。l995年5月邮电部开通了中国公用INTERNET网即CHINANET。l996年9月屯子部CHINAGBN开通,各地ISP也纷纷开办,到l996年底仅北京就有了30多家。

        目前,经国家批准的可直接与INTERNET互联的网络(称为互联网络)有四个:CSTNET,CHINANET,CERNET.及GBNET。他们的建成时间,运行管理单位及业务性质如:

网络名称        运行管理单位      国际联网完成时间     业务性质
CSTNET          中国科学院             1994.4                       科技
CHINANET         邮电部                  1995.5                       商业
CERNET            国家教委               1995.11                     教育
GBNET               电子部                   1996.9                       商业

        除上述四大骨干网以外,中国还有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全国性广域网,包括由相关企业经营的中国联通计算机互联网(UNINET)、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以及非经营性的中国长城网(CGWNET)(军队专用)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全国外贸系统企事业单位专用)。

—————————————————————————————————————————————————————————

        通信网最开始只是打电话用,后来有了数据业务就可以通过运营商的网关访问互联网了。由于通信网的物理设施比较普及(比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所以大多互联网的接入是借用通信网的物理设备的。当然,不借用通信网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接入互联网,比如电力线上网。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互联网主要是指手机、笔记本、手写电脑等可以使用无线网络的终端。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没实质区别,只是移动终端发展了,目前主要针对一些智能手机对应的一些手机应用比较方便。但是:

1、手机的浏览习惯不同,PC适合输入域名去打开网页,但手机输入很麻烦,点击图标则很方便;
2、手机跟PC的显示尺寸不同,我们用PC浏览方式去输入域名后打开的传统网站,他们的排版或者字体大小很不方面浏览;
3、 手机的操作系统跟PC的操作系统不同,PC用的常用的是微软windows系统,但手机用的则是Google的Android系统,苹果用的是IOS系统,诺基亚用的是塞班系统,所以需要根据他们的系统,定制相对应的合适手机应该的手机APP商城。

        没有什么移动互联网,只是互联网正在进入下一个阶段。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数据和信息会在云端,展现方式需要考虑PC和移动终端的区别,数据获取和产生也需考虑PC和移动终端的区别。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PC作为主要的上网终端,真正的优势在于内容制作,而不是内容获取,所以PC未来会越来越变成少数人的工具,而不是现在的标配。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而移动互联网应用最早让人们接受的方式,则是从短消息服务开始的。


注:手机是如何接入互联网的,手机跟计算机比多的是数据在基站中发射的过程

1.2G网络,是目前大多数人在用的。手机通过比如GPRS网络等连接到移动基站,基站的网络设备是已经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
2.3G网络,移动的TD-SCDMA,联通的WCDMA,电信的CDMA2000,手机还是连接到移动基站,只是基站与手机之间的连接带宽更大了。
3.3.5G网络(也有叫4G,但实际不是4G),LTE,目前国内还在试验阶段,手机还是连接到移动基站,手机与基站之间带宽更大(也就是理论上可以提供更快的上网速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