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支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小型团队,专注高效交付中等规模外包项目,有需要外包项目的可以联系我
我一直以为前端三巨头里,Angular 一路在减法,越发顺手不整幺蛾子;Next.js 方向感强但“位置感”时常让人摸不准;Vue.js 呢?就在那里——不花哨、不造大新闻,主要做维护与修 Bug。稳定,仿佛变成了它最体面的卖点。
上一次写 Vue 的文章还是一年前,主题是 Vue 3.5 发布。今天回来看了眼博客和版本号,意外发现:3.5.x 还在续命,3.6 没到正式版。
或许这也说得通?也许 Vue 已经“足够完整”,没太多必须添加的东西。对比之下,Angular 都 21 了还在持续上新。于是我把 3.5.x 的改动翻了一遍——毕竟短期内我们能拿到的,也就这些。
3.5.x 都改了啥?更多是“缝缝补补”,少有“哇哦时刻”
我浏览了变更记录:最新是 3.5.22(2025-09-25)。说实话,绝大多数是 Bug 修复,只有一条与 Shadow DOM 相关的小特性,然后就,没了。
这份 changelog 的气质很像 PHP / Python 这种“老而弥坚”的选手:修复多、特性少。这不是坏事——但也不性感。
这就引出了标题:Vue 是不是进入“维护期”了?我不觉得这本身是负面。如果已经够好,新增自然放缓;更何况,没有频繁破坏性升级,你不用隔三岔五重构,一年稳定对中大型项目来说是福报。
然而,我还是能感到一点创新疲乏。并且,真要说“无事可做”吗?并不。目前 Vue 仓库有 406 个 PR、671 个 Issue(对一款“轻框架”而言不算少),有点堆积的意味。
“还没发”的改进:从 linter 到语法糖,都卡在“快好了”
一个需求很火:从现有 linter 迁移到 oxlint。另外我看到一个非常顺手的简写提案(对 v-model 的属性绑定语法糖):
<template>
<!-- before -->
<OrderToggle
v-model:is-ascending="isAscending"
v-model:sort-order="sortOrder"
v-model:category="category"
:categories
/>
<!-- after -->
<OrderToggle
v-model:is-ascending
v-model:sort-order
v-model:category
:categories
/>
</template>
4 月就做出来了,至今没发。 我还看到 121 个打了“ready to merge”的 MR 在排队等落地。比如一个 v-model 的 fix:number 修饰符应当同步更新 input 的值,三周前两位开发者已批准,仍未合并。
所以,事很多,人也不算少,就是推进慢。我去翻了分支和 tag,结果还真有:v3.6.0-alpha.1/alpha.2!但,那边动静也不大。从我的观察看,Vue 需要更多人手。现在的节奏,的确偏慢。当然,也可能只是我的主观看法。毕竟落地了不少公司,如果这些公司能进一步反哺社区开发,速度与势能都能上一个台阶。
“维护期”是坏事吗?稳定是福,但创新也要有“脉搏”
好的一面:
稳定意味着心里有底:你不必总被破坏性升级追着跑。
迭代可控:一年没大地震,对长线项目是友好红利。
生态成熟:文档、周边、最佳实践都稳定产出,团队协作成本更低。
可惜的一面:
新鲜感不足:开发者会感到“缺少探索兴奋点”。
排队效应:PR/MR 堆积、“ready to merge”久等,会磨耗贡献者热情。
错失窗口:当别家在语法糖/编译优化/生态联动上提速时,慢半拍就是真半拍。
“3.6 到底在路上吗?”现状快照
已见标签:
v3.6.0-alpha.1 / alpha.2。alpha 活动度:低,短期内难言稳定版时间表。
社区信号:等待合并的改进不少,人手是瓶颈的猜想并非空穴来风。
我的判断:
若你要的是“可预期的生产力”,当前节奏完全能满足;
若你指望 Vue 在语法、编译、生态协同上连续放大招,短期内要调低期待。
结尾三问
对你的业务,稳定是否>新特性?——如果是,Vue 现在的节奏就是最佳平衡。
团队是否能接受“慢而稳”的外部节拍?——如果能,OK;如果不能,要么补以自研脚手架与约束,要么在选型阶段拉通对比。
是否愿意向上游贡献?——哪怕是文档、测试、Issue 复现,都能缩短“ready to merge 排队时间”,改善你我共同的生态。
总结
Vue 不是“停更”,更像“长线稳住”。 如果你厌倦了“每月一重构”的刺激,这份稳定正中下怀;如果你渴望“每个小版本都有惊喜”,现在的 Vue 会让你有点空落落。创新与稳定本来就是跷跷板——你站哪头,决定了你对 Vue 当下节奏的满意度。
全栈AI·探索:涵盖动效、React Hooks、Vue 技巧、LLM 应用、Python 脚本等专栏,案例驱动实战学习,点击二维码了解更多详情。

最后:
7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