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存储数据字典、内部数据结构的缓冲池,16MB 已经足够大了。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16M
#InnoDB用于缓存数据、索引、锁、插入缓冲、数据字典等 #如果是专用的DB服务器,且以InnoDB引擎为主的场景,通常可设置物理内存的50% #如果是非专用DB服务器,可以先尝试设置成内存的1/4,如果有问题再调整 #默认值是8M,非常坑X,这也是导致很多人觉得InnoDB不如MyISAM好用的缘故 如 果用Innodb,那么这是一个重要变量。相对于MyISAM来说,Innodb对于buffer size更敏感。 MySIAM可能对于大数据量使用默认的key_buffer_size也还好,但Innodb在大数据量时用默认值就感觉在爬了。 Innodb的缓冲池会缓存数据和索引,所以不需要给系统的缓存留空间,如果只用Innodb,可以把这个值设为内存的70%-80%。 和 key_buffer相同,如果数据量比较小也不怎么增加,那么不要把这个值设太高也可以提高内存的使用率。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4G
#InnoDB共享表空间初始化大小,默认是 10MB,也非常坑X,改成 1GB,并且自动扩展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G:autoextend
#如果不了解本选项,建议设置为1,能较好保护数据可靠性,对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可控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如果不了解本选项,建议设置为1,能较好保护数据可靠性,对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可控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InnoDB的log buffer,通常设置为 64MB 就足够了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64M
#启用InnoDB的status file,便于管理员查看以及监控等 innodb_status_file = 1
#设置最大并发连接数,如果前端程序是PHP,可适当加大,但不可过大 #如果前端程序采用连接池,可适当调小,避免连接数过大 max_connections = 60 #最大连接错误次数,可适当加大,防止频繁连接错误后,前端host被mysql拒绝掉 max_connect_errors = 100000 #设置慢查询阀值,建议设置最小的 1 秒 long_query_time = 1 #设置临时表最大值,这是每次连接都会分配,不宜设置过大 max_heap_table_size 和 tmp_table_size 要设置一样大 max_heap_table_size = 96M tmp_table_size = 96M #每个连接都会分配的一些排序、连接等缓冲,一般设置为 2MB 就足够了 sort_buffer_size = 2M join_buffer_size = 2M read_buffer_size = 2M read_rnd_buffer_size = 2M #建议关闭query cache,有些时候对性能反而是一种损害 query_cache_size = 0 #如果是以InnoDB引擎为主的DB,专用于MyISAM引擎的 key_buffer_size 可以设置较小,8MB 已足够 #如果是以MyISAM引擎为主,可设置较大,但不能超过4G #在这里,强烈建议不使用MyISAM引擎,默认都是用InnoDB引擎 key_buffer_size = 8M #设置连接超时阀值,如果前端程序采用短连接,建议缩短这2个值 #如果前端程序采用长连接,可直接注释掉这两个选项,是用默认配置(8小时) interactive_timeout = 120 wait_timeout =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