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块查找算法,索引顺序查找算法
原理介绍
分块査找也称为索引顺序査找,要求将待查的元素均匀地分成块,块间按大小排序,块内不排序,所以要建立一个块的最大(或最小)关键字表,称为索引表。
本实例中将给出的 15 个数按关键字大小分成了 3 块,这 15 个数的排列是一个有序序列,也可以给出无序序列,但必须满足分在第一块中的任意数都小于第二块中的所有数,第二块中的所有数都小于第三块中的所有数。当要査找关键字为 key 的元素时,先用顺序杳找在已建好的索引表中查出 key 所在的块中,再在对应的块中顺序查找 key,若 key 存在,则输出其相应位置,否则输出提示信息。
instance analysis
#include <stdio.h>
struct index //定义块的结构
{
int key; //块的关键字
int start; //块的起始值
int end; //块的结束值
}index_table[4]; //定义结构体数组
int block_search(int key,int a[]) //自定义实现分块查找
{
int i,j;
i=1;
while(i<=3&&key>index_table[i].key) //确定在哪个块中
i++;
if(i>3) //大于分得的块数,则返回0
return 0;
j=index_table[i].start; //j等于块范围的起始值
while(j<=index_table[i].end&&a[j]!=key) //在确定的块内进行顺序查找
j++;
if(j>index_table[i].end) //如果大于块范围的结束值,则说明没有要査找的数,j置0
j = 0;
return j;
}
int main()
{
int i,j=0,k,key,a[16];
printf("请输入15个数:\n");
for(i=1;i<16;i++)
scanf("%d",&a[i]); //输入由小到大的15个数
for(i=1;i<=3;i++)
{
index_table[i].start=j+1; //确定每个块范围的起始值
j=j+1;
index_table[i].end=j+4; //确定每个块范围的结束值
j=j + 4;
index_table[i].key=a[j]; //确定每个块范围中元素的最大值
}
printf("请输入你想査找的元素:\n");
scanf("%d",&key); //输入要查询的数值
k=block_search(key,a); //调用函数进行杳找
if(k!=0)
printf("查找成功,其位置是:%d\n",k); //如果找到该数,则输出其位置
else
printf("查找失败!"); //若未找到,则输出提示信息
return 0;
}
```bash
请输入15个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请输入你想査找的元素:
5
查找成功,其位置是:5
按 <RETURN> 来关闭窗口...
请输入15个数:
1 3 2 5 4 7 6 9 8 10 13 11 12 14 15
请输入你想査找的元素:
5
查找失败!按 来关闭窗口…
失败的原因是:要求将待查的元素均匀地分成块,块间按大小排序,块内不排序。注意这点就可以了。
总结
简单概括:分块(级别)查找,1级 2级 3级, 1级 < 2 级 < 3级,块(级)内不排序;块内在查找。跟二分查找有异同,二分查找要求顺序排列,折半查找,没有事先分多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