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极管介绍
三极管是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之一,成功制作世界上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的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和他的同事布拉顿(Brattain)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三极管的看家本领,是可以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颇似武侠中的四两拨千斤。
下图是2种类型的三极管NPN和PNP的结构和电路图符号示意。
β 和 α 称为三极管的电流分配系数,其中 β 值大家比较熟悉,都管它叫电流放大系数。三个电流中,有一个电流发生变化,另外两个电流也会随着按比例地变化。例如,基极电流的变化量 ΔI b = 10 μA , β = 50 ,根据 ΔI c = βΔI b 的关系式,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 ΔI c = 50×10 = 500μA ,实现了电流放大。
三极管自身并不能把小电流变成大电流,它仅仅起着一种控制作用,控制着电路里的电源,按确定的比例向三极管提供 I b 、 I c 和 I e 这三个电流。为了容易理解,我们还是用水流比喻电流(见图 4 )。这是粗、细两根水管,粗的管子内装有闸门,这个闸门是由细的管子中的水量控制着它的开启程度。如果细管子中没有水流,粗管子中的闸门就会关闭。注入细管子中的水量越大,闸门就开得越大,相应地流过粗管子的水就越多,这就体现出“以小控制大,以弱控制强”的道理。由图可见,细管子的水与粗管子的水在下端汇合在一根管子中。三极管的基极 b 、集电极 c 和发射极 e 就对应着图 4 中的细管、粗管和粗细交汇的管子。电路见图 5 ,若给三极管外加一定的电压,就会产生电流 I b 、 I c 和 I e 。调节电位器 RP 改变基极电流 I b , I c 也随之变化。由于 I c = βI b ,所以很小的 I b 控制着比它大 β 倍的 I c 。 I c 不是由三极管产生的,是由电源 VCC 在 I b 的控制下提供的,所以说三极管起着能量转换作用。
当RP=0时,Ib=6v/100k=0.06mA,Ic=βI b=2mA。以上两种状态都符合Ic=βI b,我们说,三极管处于"放大区"。假设RP=0,Rb=1k,此时,Ib=6v/1k=6mA按Ic=βI b计算,Ic应等于600mA,而实际上,由于图中300欧姆限流电阻(Rc)的存在,实际上Ic=(6v/300)≈20mA,此时,Ic≠βI b,而且,Ic不再受Ib控制,即处于"饱和区",当RP和Rb大到一定程度,使Ube<死区电压(硅管约0.5V,锗管约0.3)此时be结处于不导通状态,Ib=0,则Ic=0,处于"截止区"。
参考资料
二. 三极管的作用
三极管在电路中也很常见,用途也非常广泛,比如用来作为开关控制、用来作为信号放大等,这些都是三极管的作用,下面和大家谈谈,三极管的作用有哪些?
1.开关来使用
常用的是作为开关来使用,因为单片机的IO口输出电流有限,一般也就是10mA左右,如果用来驱动比如稍微大些的器件,像蜂鸣器或者LED,就需要IO口后面增加三极管来控制了。
2.二级驱动
如果遇到更大功率的器件,或者控制其他交流电的电源,这个时候需要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继电器再来控制大电流设备,形成二级驱动。
3.放大信号
三极管有放大信号的作用,这个也是三极管的重要特性,音频信号中往往使用三极管对微弱的音频进行放大。
4.三极管还可以用来反向
三极管还可以用来反向,比如一些特殊情况下,单片机输出正电压控制负电压器件,或者负电压控制正电压器件,这样需要反向控制,就需要三极管了。
5.隔离
光耦通过微弱电流转换为光,然后光再照射在光电三极管上,再次转化为电,这样起到了输出端和被控制端隔离的作用。
参考来源
pnp型三极管电压
在工作状态下,pnp型三极管,e,b,c三者之间的电位关系是怎样的?
PNP型三极管在工作状态下,e,b,c三者之间的电位关系为:e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高于c点电位,即Uc<Ub<Ue;
C极为负电压,E极为最高电位。不论管子在何种电压下工作,放大三极管的Ub与Ue之差很小,锗管为-0.2V,硅管为-0.6V。
PNP型三极管发射极电位最高,集电极电位最低,UBE<0。
N:Negative,负极
P:Positive,正极
晶体三极管按材料分有两种:锗管和硅管。而每一种又有NPN和PNP两种结构形式,但使用最多的是硅NPN和锗PNP两种三极管。
1.定义不同
NPN型三极管:由两块N型和一块P型半导体组成,P型半导体在中间,两块N型半导体在两侧。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 放大和开关作用。
PNP型三极管:由2块P型半导体中间夹着1块N型半导体所组成的三极管,所以称为PNP型三极管。也可以描述成,电流从发射极E流入的三极管。
2.电流控制不一样
NPN:用 B→E 的电流(IB)控制 C→E 的电流(IC)。E极电位最低,且正常放大时通常C极电位最高,即 VC > VB > VE
PNP:用 E→B 的电流(IB)控制 E→C 的电流(IC)。E极电位最高,且正常放大时通常C极电位最低,即 VC < VB < VE
3.输出状态不同
PNP与NPN型传感器其实就是利用三极管的饱和和截止,输出两种状态,属于开关型传感器。但输出信号是截然相反的,即高电平和低电平。NPN输出是低电平0,PNP输出的是高电平1。
总结
三极管特性:小电流控制大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