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空间数据库集成、几何生成器(Geometry Generator)高阶制图、Processing 图形化模型器自动化等主题,每个技巧都配有可操作的流程说明与参考资料。
1) 与 PostGIS 深度集成:海量数据管理与高性能分析
PostgreSQL/PostGIS 为 QGIS 提供企业级数据管理、空间索引、并发访问与复杂 SQL 分析能力,适合大型项目或协作场景 [ref:5,7]。
-
操作流程(从 0 到连接使用)
- 安装 PostgreSQL 并启用 PostGIS 扩展;创建数据库后启用扩展
CREATE EXTENSION postgis,这是数据库端准备工作 [ref:5] - 在 QGIS:图层 → 添加图层 → 添加 PostGIS 图层 → 新建连接,填写主机、端口、数据库、用户名、密码,测试并保存连接 [ref:7,10]
- 导入数据:可用 DB Manager 或“导入/导出”工具将 Shapefile/GeoJSON 等导入数据库,或在数据库端用
ogr2ogr命令行导入,导入后刷新浏览器面板并加载到 QGIS [ref:5,7] - 创建空间索引:在数据库端对几何列建 GiST 索引
CREATE INDEX ON schema.table USING GIST(geom),显著提升空间查询与渲染速度 [ref:5,7] - 可视化 SQL:在 QGIS 的 DB Manager 或“数据库”→“DB 管理器”中执行空间 SQL,结果可直接作为图层预览与加载,便于交互式分析 [ref:1,9]
- 安装 PostgreSQL 并启用 PostGIS 扩展;创建数据库后启用扩展
-
项目实践要点
- 用视图或物化视图封装复杂 SQL,QGIS 端像普通图层一样加载,便于复用与权限管理 [ref:5]
- 大表务必建立空间索引,按需切片与子集视图,只加载必要字段,显著改善渲染与查询效率 [ref:5,7]
- 作为“数据库前端”,QGIS 可以把 SQL 结果即刻可视化、标注和导出,形成数据—分析—制图的闭环 [ref:1]
推荐快速上手文章与教程,含图解和示例数据库配置 [ref:1,5,9]。
2) 几何生成器 Geometry Generator:用表达式“程序化制图”
几何生成器可以在“渲染时”用表达式动态生成或修改几何,适合做动态标注、边线效果、符号装饰、示意箭头等高级制图效果 [ref:12,17]。
-
操作流程(以“道路双线边界 + 中央虚线”示例)
- 打开“图层样式”面板 → 符号层列表 → 添加“几何生成器”符号层 [ref:17]
- 选择几何类型(线/多边形/点),在表达式里写几何变换,如:
- 道路缓冲成“边线”:
buffer($geometry, 5)(单位为图层 CRS 的度量)并设置半透明灰色填充 [ref:16,17] - 生成中央线:
centroid(buffer($geometry, 5))或用offset_curve($geometry, 0)配合虚线样式 [ref:16]
- 道路缓冲成“边线”:
- 通过“数据定义覆盖”联动属性,如根据等级控制缓冲宽度
CASE WHEN "class"='primary' THEN 8 ELSE 4 END,实现按属性自适应的样式 [ref:17] - 保存样式为 QML,便于跨项目复用;还可叠加多个几何生成器层,做出复杂符号系统 [ref:16,17]
-
进阶示例与素材
- 博文示范和技巧合集,含复杂表达式的原理讲解与效果对比 [ref:12,16]
- 开源样式库:例如“动态距离线”“装饰性缓冲线”等 QML 文件,直接导入可用 [ref:15,18]
提示:几何生成器“只改变符号几何”,不写入数据本身;若要生成实体几何,可用“按表达式生成几何”工具输出新图层,这是与几何生成器的常见混淆点 [ref:14,17]。
3) Processing 图形化模型器:把分析流程自动化(可复用、可批处理)
模型器可把多个地理处理步骤串成“可视化工作流”,设定参数与输入后一键重跑,适合频繁、复杂或需移交的分析项目 [ref:23,30]。
-
操作流程(示例:海量点 → 六边形聚合密度图)
- 打开“处理工具箱”→“图形化模型器”,新建模型,添加“输入”(如点图层、六边形边长、字段名等) [ref:23]
- 添加算法节点:生成六边形网格 → 空间连接/统计聚合(点计数到六边形)→ 计算密度字段 → 着色渲染 [ref:21,23]
- 连接参数与节点的输入输出,设置模型输出(聚合后六边形图层)并保存模型 [ref:23]
- 在“工具箱”运行该模型,或导出为独立脚本/分享给团队,实现一键重复计算 [ref:21,23]
-
进阶用法
- 模型内嵌模型(“模型套模型”):将通用子流程打包复用,降低复杂度并便于协作 [ref:27]
- 同时支持矢量/栅格混合流程,适合用统一参数跑不同区域或时间片,实现批处理生产 [ref:23,30]
参考示例与教学:完整练习与图解教程,包含“输入参数—算法—输出”全流程示范 [ref:21,23]。
4) 在 QGIS 中做数据库侧计算与“即看即所得”的可视化
把复杂空间查询交给 PostGIS(ST_Buffer、ST_Intersects、ST_SummaryStats 等),QGIS 端通过 DB Manager 可视化 SQL 结果,随写随看、随调随导出,极大提升探索效率 [ref:1,5]。
- 操作流程
- 打开 DB Manager,连接数据库,使用“SQL 窗口”编写查询,选择“加载为新图层”预览结果 [ref:1]
- 将稳定的查询封装成数据库视图(或物化视图),在 QGIS 浏览器中像普通图层一样加载,便于制图与分享 [ref:5]
- 关键大表建立空间索引,并在 SQL 中添加空间/属性过滤只返回所需子集,提升交互速度 [ref:5,7]
5) 数据驱动表达式与尺度感知制图
借助表达式引擎和数据定义覆盖,可按属性与比例尺让样式“自适应”,比如道路在小比例尺隐藏次级道路,大比例尺再显示详细标注;几何生成器用于渲染时几何,而“按表达式生成几何”会真正写出新要素,两者用途不同 [ref:14,17]。
- 操作要点
- 在样式面板的“数据定义覆盖”给线宽、字号、透明度等绑定表达式,如
CASE WHEN $scale < 50000 THEN 0.5 ELSE 1.2 END[ref:17] - 用条件表达式与统计函数(如
coalesce、regexp_match、聚合表达式)统一复杂制图规则 [ref:17] - 需要输出实体几何用于后续分析时,改用“按表达式生成几何”(Processing 工具),而非几何生成器 [ref:14]
- 在样式面板的“数据定义覆盖”给线宽、字号、透明度等绑定表达式,如
6) 性能与大数据实践建议
- 优先将海量数据入库到 PostGIS,建立空间索引,QGIS 端使用视图/过滤按需加载,避免直接读巨型文件 [ref:5,7]
- 通过数据库端 SQL 做聚合与裁剪,仅返回必要列与要素,减少客户端渲染成本 [ref:5]
- 使用几何生成器实现复杂符号时,可按比例尺开关某些符号层,防止小比例尺过度绘制 [ref:17]
7) 可直接复用的示例与推荐阅读
- QGIS × PostGIS 入门到连接与加载、可视化 SQL 的操作文章与指南,含界面步骤说明 [ref:1,5,9]
- 几何生成器的表达式技巧、样式分层与示例工程,适合拿来即用并二次修改 [ref:12,16,15]
- Processing 图形化模型器:从基础到复杂工作流与模型复用的图解教程 [ref:21,23,30]
- 几何生成器 vs 按表达式生成几何(易混点)的社区答疑与要点梳理 [ref:14]
- 几何生成器动态距离线等高级样式的现成 QML 示例仓库 [ref:18]
如果你告诉我具体的使用场景(比如“城市道路制图规范”“几千万点的空间分析”“批量出图流程”等),我可以把上面的技巧组合成一套可复用的 QGIS 项目模板,并给出详细参数与表达式示例,帮助你直接落地到生产场景。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