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群钊:从老师到老板

新浪科技孟鸿撰写的《谭群钊重出江湖:投资布局本地服务电商》一文中,写谭群钊经历的一段很有意思:

1996年,四川籍湖北人谭群钊从上海华东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并且顺利通过“挤破头”的竞争,留校成为老师同时准备考研。这段日子里,谭群钊不单从自己的学生中找到未来生活的伴侣,而且为即将到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工作第一年,谭群钊的月薪是400元,一年后涨到800。远不及刚毕业女友的2000元。不过他有另外的赚钱之道:编程。后来谭群钊帮一个台湾老板写程序,一个礼拜就能赚300美元,相当于月薪过万。拿到第一笔美元并找黄牛兑换后,谭群钊心想:发财了。
  作为程序员,谭经常登录华师大老师开办的“大富翁论坛”。当时混在这个BBS的还包括盛大创新院副院长郭忠祥、阿里云OS首席架构师潘爱民、优快云创办人蒋涛、看雪黑客的创始人等。后来传奇的人马也基本是从这个论坛招募而来。
  更重要的是,在BBS的线下聚会中,谭群钊认识了小自己几岁的陈大年。后来陈大年把谭介绍给他的哥哥陈天桥。1999年,三个人开始了盛大创业。
  一位盛大高管回忆说,当时的分工就是陈天桥负责战略和资本,而陈大年则跟着谭群钊一起负责执行。起步的时候盛大主业是虚拟社区,谭群钊负责其中即时通讯(IM)的部分,类似腾讯QQ。据说当年马化腾也研究过盛大的产品。
  “那时陈总给我每月3000元”,谭群钊回忆说这些钱大多都花在打车上,“每天半夜下班太累了,打车回学校宿舍就得100元”。
  再往后盛大峰回路转遇到网游。彼时谭带领三个游戏开发团队:《传奇世界》、《英雄年代》、《神迹》。《传奇世界》成为盛大的支柱游戏,《英雄年代》团队后来转投巨人成就《征途》,而《神迹》班底则加入腾讯游戏。

  直到现在,盛大内部还有人对此颇为唏嘘。如果这三款游戏最终都能成功推出,盛大的巅峰期将会更长。然而这些毕竟只是假设。
  现实的问题是,《传奇世界》的成功变为陈天桥的一把标尺,以至于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一种羁绊。据说,团队想提升游戏备份等级用以提升服务质量,但代价是服务器成本要增加三四倍,开发成本要增加七八倍。陈天桥就会问:“效益呢?”
  又或者投入研发3D游戏,研发成本会增加四五倍。

  “收入呢?”

  “估计比不上《传奇世界》”
  “那你做这个干嘛?”
  结果就是,对手做了盛大没做,市场就转到别人的手中。思维方式上略显固步自封不仅于此,没能及时跟上风向转变也被看作是盛大在游戏上衰落的原因。做个比喻,就好像盛大一直在马车上投入,而对手却纷纷开始研发汽车。

  前不久,陈天桥再一次电话专访( http://tech.sina.com.cn/i/2013-03-09/12558129097.shtml)中对新浪科技表示,“解决问题应该从体系的短板手,这是一个逻辑思考的基本问题”。同时陈天桥也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关注最重要的事情”。显然“现金牛”游戏业务的当下收益,对陈天桥来说至关重要。
  针对上述种种,谭群钊并不愿多做回应。不过他说自己在盛大的这些年改变很多,例如从一讲课就会紧张害羞的助教,成长为可以在台上流畅进行“脱口秀”的CEO。收获不止于此,现在谭群钊的新事业就与他的老部下有关。

http://tech.sina.com.cn/i/2013-05-13/02098331974.shtml

之前曾有朋友回忆,谭群钊在找到伴侣前,曾在大富翁论坛半吐槽半询问怎样才能有女朋友……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Kotlin语言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方面的特性和优势,结合详细的代码案例,展示了Kotlin的核心技巧和应用场景。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解释了它们如何简化集合操作和回调函数处理。接着,详细讲解了Kotlin Multiplatform(KMP)的实现方式,包括共享模块的创建和平台特定模块的配置,展示了如何通过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最后,文章总结了Kotlin在Android开发、跨平台移动开发、后端开发和Web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指出Kotlin将继续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领域不断完善和发展。; 适合人群:对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Kotlin初学者和中级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Kotlin中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②掌握Kotlin Multiplatform的实现方式,能够在多个平台上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③了解Kotlin在不同开发领域的应用场景,为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代码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Kotlin的函数式编程特性和跨平台开发能力。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代码案例,以加深理解和掌握。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历史速度命令(HVC)增强仿射编队机动控制性能的方法。论文提出了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全面评估HVC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易于测试的稳定性条件,并给出了延迟参数与跟踪误差关系的显式不等式。研究为两轮差动机器人(TWDRs)群提供了系统的协调编队机动控制方案,并通过9台TWDRs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稳定性和综合性能改进。此外,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实现,涵盖仿射编队控制类、HVC增强、稳定性条件检查以及仿真实验。代码不仅实现了论文的核心思想,还扩展了邻居历史信息利用、动态拓扑优化和自适应控制等性能提升策略,更全面地反映了群体智能协作和性能优化思想。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群体智能、机器人编队控制、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对系统性能的提升;②掌握仿射编队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③学习如何通过引入历史信息(如HVC)来优化群体智能系统的性能;④探索中性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帮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仿射编队控制技术。代码结构清晰,涵盖了从初始化配置、控制律设计到性能评估的各个环节,并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工具,便于理解和分析系统性能。通过阅读和实践,读者可以深入了解HVC增强仿射编队控制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